读书散文想法

学会“摸鱼”

2022-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朵晓夕

    最近在坚持晨跑,为了锻炼,也为了坚持,每天早上来回步行50分钟左右,再围绕体育馆跑四公里,连续有10多天了。

    从一开始的累,到之后的习惯,再到这两天的依然累,尤其是今天,回来后,整个人都很疲倦,就想躺躺,什么也不干了,我觉得有点奇怪,运动之后应该会让人精力充沛,身体越来越好的呀,怎么会越来越累呢?

    中午做饭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正好爸爸跳舞回来了,跟着他一同进屋的,还有他随身携带的小音响,循环播放着广场舞热门单曲,关上门后,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又跟着音乐打起了节拍。

    我忍不住问他:“爸,你不累吗,跳了半天的舞了?”“累就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再跳。”说着,他停了下来,走到桌边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而且,我跳舞不单单是跳舞,还可以欣赏音乐,就跟你跑步一样,你也可以一边跑一边放点音乐,这样子不会觉得那么累,心情也会好很多。”

    简单的一句话,让我突然有点明白了,原来是状态不同,心情不同。想想我每天跑步,潜意识里已经把它当成了一项任务和工作,必须要去完成,说实话,跑的过程是枯燥又孤独的,而且中途我没有停,是一鼓作气的跑完,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心理却觉得疲惫。这种感觉之前也有过很多次,比如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我会给自己制定一天的目标:今天要完成哪些任务,看哪些书,完成哪些学习,这个过程同样也是枯燥的,如果没有完成的话,我的内心会有负罪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虚度了一天。但即使完成了,内心虽然会充实,但感觉一天神经都绷着的,精神也会疲惫。

    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中的心情和状态同样重要。心情和状态好了,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动力来,积极的完成目标!

    就像前两天在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才能激活人的工作动力?经济学家总结出了一个“诱惑捆绑理论”,简单说就是建议增加活动乐趣,使人更享受活动。比如健身时,可以一边健身,一边听音乐或有声书,人们坚持健身的概率就更大。应用到工作上,就是要学会适时“摸鱼”,适当放松,劳逸结合,把枯燥的事情变得不那么枯燥。

    这里的“摸鱼”并不是偷懒,也不是  消极怠工,而是让我们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自身懒惰的那一面,只要当事人有上进的真实意愿,那适当的学会“摸鱼”,就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能让人身心愉悦,劳逸结合的同时,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2022.5.1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