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即幸福哲思今日看点

22.是谁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假的“世界”?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385人  盆小猪

(一)个体成长与世界的幻象

我们都在自己成长,自顾自地成长。

但成长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事。

环境对个体成长造成的影响,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个体的心理世界,再让个体的行为在世界里让这种改变成为真实。

那么,人以为自己思考的世界,又在哪里?它其实是文化吗,是心理的印象吗,还是行为缘系的环境?或者,有一个真正客观实在的世界,如哲学所想象的那样存在?

不论哲学家怎样在自己的思想里看待世界,哲学都不过是现世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

所以,元哲学的讨论必然要在文化人类学的论阈中展开。元哲学是关于哲学的哲学,故元哲学仍属于哲学。一个集合包含它自身,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元哲学的问题在它自己的视阈里不可能合理解决。

这篇文章,讨论哲学与心理的文化人类学基础。借此说明文化在个体的成长中构筑所谓的“世界”的方式。

盆小猪手绘《你才是兔子》系列之《少年闰土与他的叉和瓜还有没出现的猹》

(二)历史的背叛与被遗忘的原始认知

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流派,尤其是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毒害的,相信人类社会与文化形态在不断进化。浅显的说,人类历史是在进步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好理解。许多人都有这种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存在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抉择这一天然的定律。

多年前笔者的大学政治学原理课老师就衣冠禽兽地宣讲着“下岗工人就是被社会淘汰的人”“没有能力的人就要面对社会的优胜劣汰”。

将自然界的残暴与无情用在社会,用在也如你我一般身为人父母子女的社会弱势群体身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吗?

富不过三代。相信有一天社会既得利益者的后代也会面对社会无情的淘汰。那么,社会既得利益者希望这样吗?当然不希望。所以他们求神灵庇佑。

以社会文化进化的观点来看,社会其实在向着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的野蛮前行。进化带来了退化。这就是文化人类学的进化观点的自相矛盾。

进化的标准不是绝对性的。对文化进化的态度往往与不同社群文化的影响有关。

所以,社会文化的发展,用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的理论,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美国人类学之父”Franz Boas(弗朗茨·博厄斯)在论文《Museums of Ethnology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

"...civilization is not something absolute, but ... is relative, and ... our ideas and conceptions are true only so far as our civilization goes."

人类具体社会形态所确信的真理,与具体社会形态相适应。具体社会形态的全部客观存在,正是它所信奉的真理的检验机制。

于是社会文化中的真理的程度,取决于这种真理与社会存在的相适程度。社会文明的程度,在于社会系统的和谐程度。

然而,这并不是说,真理在于系统的和谐。如果文化失去了哲学式的对真理的渴求与质疑,文化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和谐。

物质文明与精神的享乐,永远不应该阻止社会个体求真的步伐。

社会个体如果需要求证社会中的观念的真伪,就必然无法脱离社会文化通过其他社会个体所讲述的文本的参照。由是,我们步入功能主义的视阈。

文化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实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在于它满足需要的同时,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故而形成了一种自成一类、自给自足的动态系统。

所以,人类求真的需求会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断被创生。文化系统的和谐平衡会在具体文化中的相对真理的试对试错中解构。

人类社会追求着新创生的对真理的需求,在文明传承的断层上,遗忘了曾经的孜孜以求。先圣的心血,遭遇了历史的背叛。

是否社会演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注定了传承的断绝与继承的无力?

不是!

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一同奠定了可行的方法的理论基础。

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认为理性认识是原始思维的合理成分,以手工艺为基础的原始文化包含着理性思维支持的知识系统。

这一观点得到丰富的文化人类学材料的支持。对此,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至今尚无反证提出。

相对以列维布留尔等文化人类学家和哲学家持有的,原始文化中的理性的缺失与充斥着神秘状态的知识观的判断,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无疑是符合事实的。

我国当代心理疗法——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基础,证实了人具有理性思维的同时,在心理活动中保留了不可避免的原始认知。这一点,可以参看朱建军先生的著作《我是谁》。

在心理活动中的意象,是人类心灵的语言。

法国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学派大师、结构主义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著作《野性的思维》中论证了这样的理论:

原始思维的逻辑特性存在着感性与理智并存的特性。野性的思维兼具了两个极端:一端是高度感性的、高度具体的,一端是高度抽象的、但是是形式性的。这两端的互动,牵引着原始思维对自然界的认知。

具有人类原始认知特性的心理活动,由于其自身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由于人类心理活动的非理智性,会时常出现在人类日常生活中。

这种思维的原始性,正是人类第一次轴心时代所要锻打、淬炼的对象。

因为这种属于心理活动的天然性质的原始性,虽然在个体日常心理活动中甚至能创造美妙的文学艺术作品,但是在社会阶级的矛盾中却被迫沦为了统治的帮凶。

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心理学材料,详细论述了认知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系统性统一过程。

儿童的认知,在社会中逐渐发展,以至达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程度。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提出儿童在感知运动时期,从动物心理过渡到人类心理,从主客体同一发展出对自己的主体地位的确定的意识。

在接下来的前运算时期,儿童从对感性认识的过多依赖发展出对概念和表象的依赖。

人类个体的发展模式,与人类文化整体的发展模式,相契合。

这一特点,也符合系统论的自相似原理。

因此,人类文明的断层的精神,可以在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中照见。

人类的原始认知不会在心理活动的成长中消失。所以,人类个体可以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中再现人类原始思维的特征。

具体社会文化时期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必然伴随着历史上各个文化阶段在个体心理留下的痕迹对现有文化的相对真理的质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