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平叛》No.22-3 危急关头,关公显灵,上演一场传奇胜仗
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No.22/第九章/4-3
第九章 败军之将 犹可言勇(之四)(下)
喜讯传来,阿克苏这座被困多日、岌岌可危的愁城顿时沸腾了。当地回众欢歌起舞,赞扬官兵逞英豪,驱逐敌人获解放!
阿克苏办事大臣长清初闻捷报,将信将疑,随经核实,喜形于色。
正是这场意想不到的胜利,使长清第一次看到额尔古伦及其手下的锡伯将士,个个骁勇强悍,不避艰险,打起仗来无不以一当百,同时他也认识到,以额尔古伦为首的锡伯将士绝非临阵退缩、贪生怕死之徒。所以,当额尔古伦凯旋归来时,长清一改往日的冷漠和歧视态度,开始不断与额尔古伦称兄道弟,还喜笑颜开连声称赞:“洒血疆场获胜利,额兄无愧是模范。”
当晚,长清由六百里驰奏京师,向道光帝报捷。他在《防堵官兵遇贼交仗得胜》奏折中写道:派往浑巴什河沿锡伯总管额尔古伦官兵,途遇贼匪交仗,杀贼一百有余,贼势退败。
一个月后,奏折到京,道光帝览奏甚喜,朱批:“所办好!除官兵业经奖赏外,额尔古伦等从喀什噶尔退回,前经降旨令其效力赎罪,此次著长清等存记,如更有出力之处,再行奏请施恩。”
从这道谕旨中可以看出,道光帝已宽宥额尔古伦从喀什噶尔撤退的“罪过”,并且还指示长清在功劳簿上给他记上一笔。额尔古伦总算是用胜利洗刷了蒙在他与锡伯将士身上的耻辱,这恐怕是比打了胜仗还要高兴的事吧。
沉浸在喜悦中的锡伯将士们并没有忘记关公。
由于锡伯将士无法解释风暴来得如此及时,加之平日崇拜关公的情怀,故而将这一自然现象当作关公从天而降帮他们以少胜多,打了胜仗。日后,锡伯营一千五百名官兵还共同铸造了一口大钟,钟扣上铸有关羽头形,钟身刻有“忠义神武仁勇灵佑诸神帝君”的铭文,用以表达大清国守边将士对武圣关公的敬仰。这口大钟历经一百多年沧桑岁月,至今仍保存在新疆伊犁靖远寺内。
克劳塞维茨将军在《战争论》中有句名言:“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
通观本次战斗,客观地讲,清军只是小有斩获,叛军损失并不大,其实际作用只是暂时遏制了叛军北上的势头。不过,这场战斗,给敌我双方在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所带来的冲击却是巨大而深远的。就清军而言,力挫敌北犯凶锋,首次打掉张格尔叛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激发起我方全员战斗精神,认识到叛军虽众,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尤其是见证了“关公显圣”,使清军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正义力量的存在,坚信危急关头总会得到神灵护佑;对叛军而言,则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他们万没想到,清军竟然能把关公从天上请来助威,打这以后便落下病根,每见大风起兮就心里发毛。
另外,当时清军正处于大规模调兵遣将的过程中,额尔古伦与叛军在浑巴什河南岸打了这一仗并意外获胜,迫使叛军再耗费一个月的时间才重又纠集起来。时值阿克苏保卫战打响前夕,这无疑为清军大队援兵的赶来,争取了近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本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道光平叛》实体书可登录当当网定购)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已出版,我已获得出版社和作者授权。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更多章节,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历史小说《道光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