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散文集读书紫水晶书院•文思飞扬(散文、随笔、杂文、评论、科普、日记……

[读书]终极死亡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235人  雪花1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终极,不管身份尊卑高贵都会魂归故里,化为一捧黄土。它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起这两个字,你恐惧吗?你害怕吗?

        今天我要说的这本书是《温暖消逝》它是死亡教育领域的权威作品,内容不但全面而且还深受学校、医护、行业、培训机构及普通读者的欢迎,跨越社会学、心理学、健康学、护理学、社会工作、公共医疗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普通大众容易接受的一本死亡教育书。

        很小的时候父母知道动物死亡了,他们都会对孩子说:'‘睡着啦,不用管它。’’他们认为让孩子过早的知道死亡太残忍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许多先进的国家,比如西方的国家英国、美国、德国都早早的让孩子们接受死亡的普及教育,学生们会轮流的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死亡应该如何处理的场景。所以过早的开设死亡课程的教育,让我们过有质量的一生,这样我们的心理就会坦然的接受死亡,死亡的时候就会更加从容。

        为什么我们不敢谈论死亡呢?其实死亡很普遍。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死亡人数1.8亿人,每天平均死亡15万人以上,这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主动谈起,而且在遇到这个话题都是回避、回避,为什么呢?首先是社会的死亡否定,这个概念有新鲜度吧。人们出现恐惧而否认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死亡否定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拿美国来说,虽然买保险遗嘱的接受程度相当高,但实际上就是通过应对采取不测的措施达到否定死亡的一种形式,在寻求医疗手段延续死亡的到来,采取人体冷冻法、等待永生技术春天的来临,人们在去世的时候对遗体的专门修饰,看起来好像音容犹存,还比如许多地方在死者入土下葬的时候,必须等亲友全部离开了在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让人想到死亡成定局的事实。

        在生活中,人们千方百计的忌讳这个词语,中国也一样有身故、坐古、往生、百岁、千秋、羽化、仙势等等各种表达方式。简而言之所有对抗死亡自然的手段都可以看做是死亡否定。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观念的变化,现在几代人住在一起的也越来越少,当人生老病死都转移到医院去殡仪馆时,孩子就更难接触到死亡了,所以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

      其次书本也大大的加剧了恐惧的效应。比如恐惧电影,一般会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恐怖的音效、营造各种死亡气氛,深固死亡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影响。电影、书籍等文化对死亡的过度渲染也加深了对死亡的恐惧并产生消极的回避态度,所有这些都导致自尊丧失从而对死亡讳莫如深。

          我们不敢谈论死亡,但又要面对它,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的对待死亡呢?我们从死亡教育、临终关怀、丧亲者这三个方面来说?

        (一)如何开展死亡教育,美国的发展学家和精神学家艾瑞.艾克深把人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玩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八个阶段。在这八个阶段随时会遭遇死亡,所以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正确死亡教育将成为重中之重。在很多欧美文学和影视作品里,只要涉及死亡情节,大部分父母都会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比如说去了天堂,其实这些情节才是最大的谎言,孩子想象力比大人丰富,模凌两可会导致他们产生莫名的恐惧和疑虑,面对孩子的教育,尽量坦诚不要用过势,生命停转这些抽象概念也不要说睡着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是说心脏坏了,停止工作。这样碰到喜欢的人和动物死亡的时候不会感到难以适应,并且还要说明是他们并不愿意离开而被产生抛弃的感觉,同时要观察孩子的反应,鼓励他们发泄悲伤的情绪,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还要告诉他们下一步要送到殡仪馆,随后安排葬礼。

        另一个群体,就是青少年了。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他们会接受大量的暴力,所以每位长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在电视上会看到暴力行为,但他们对自我价值能力身份产生怀疑时很容易产生激进的行为成为最危险的人开始暴力行为,事故和他杀是夺走青少年生命的两大因素,可在这个时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疏远和对立的,遇到这种情况,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在家庭内部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氛围,其次就是增加家庭成员之间讨论死亡的频次,增加彼此之间的传达,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和观察。

        (二)如何开展临终关怀。如果死亡已经到了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著名的作家巴金在医院躺了八年,甚至被切开气管,他多次提到安乐死,他说长寿是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发了法学和哲学、医学之间的讨论,他们认为生命和死亡的尊严是不可分的,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在提到死亡与濒临死亡的艺术中总结了五个阶段,死前心理变化阶段、从否认与隔绝到愤怒、再到交涉到抑郁、直到最后结束这一剧烈起伏的心理过程,对大多数人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专业的临终关怀就能够帮他们度过这个阶段,坦然的接受死亡。

        英国是最早的发源基地,其次是美国。中国1988年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目前中国大概有2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那么什么是临终关怀呢?临终关怀就是让患者不是消极的等死或者是安乐死而是把临终关怀当成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给予当事人的尊严、舒适感、控制感和有生命,你可以想想一个人一生都很幸福,但离去的那一段却很痛苦不堪,你能说她幸福吗?所以临终病人首当其冲的是他认为他是一个活着的人。

        那么临终机构在对待这些人人性关怀的同时,让他们经历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其实很多临终关怀的病人,他们都具有幽默感和控制感,注重仪表仪容,在亲人的陪伴下会用神态动作表达关心,同时在熟睡中死去,不用痛苦的死去。说到底临终关怀是什么?它是用了一种姑息治疗的方法,是一种在物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各个方面中满足病人及家人需要治疗的方法。他的特点就是不限制病人参与外出活动,给予病人保持联系的同时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最后说说丧亲者如何进行调整?丧亲者就是失去亲人的家属。一般他们的痛苦会在死后的第二周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丧亲者会经历震惊、然后否认情绪不稳、罪恶感、失落和孤寂、解决自我恢复等七个阶段,要想真正的走出伤心的阴影,即要做到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还可以去找朋友聊天,一起散步,然后宣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也可以种花草和养宠物等来转移目标,也就是要说要让自己忙碌起来。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的终极,那么我们应该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让自己不留下什么遗憾,享受生命的质量。预先思考死亡等于提前谋划自由,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的质量也比较高的时候,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会更容易接受些。书中举了一个玛格丽特.米德的事迹,她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研究,传播公共文化和传统知识,死后被美国授予最高荣誊公民的称呼。她在死前8个月公开接受死亡访谈,在她慢慢的走进舞台,在即将消失黑暗那一时候,她挥了一下手,向台下露出动人的微笑,这个微笑让她成为了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象,你是不是也想和她一样,在弥留之际留下美好的回忆。

        其二就是建议给自己尝试写一份讣告即死亡通知。你可以想一下,当你死后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希望为最爱的人做些什么?希望在这世界上留下什么?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索贝尔在上大学的时候是学医学的,一次机缘巧合,他听了一堂课就是给自己写讣告就是这份小小的经历让他找到了真正人生。最后是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拉姆.达斯写的《活在当下》学习做一个不会老的人,他说让我们变老的最大好处就是学会如何看自己,说明你变老了,你会很容易抛弃世俗的看法,按自己的想法生活。70 %的老人都会让自己感到乐观,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不害怕接受变老,最后坦然地接受死亡,并让它成为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总之,就是我们要学着承认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进行死亡教育,到治疗没有意义的时候,我们选择临终关怀,享受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痛苦的延长时间上,对于丧亲者要通过人际交往、疏导情绪,分散注意力等,尽快的走出伤痛,开启新的生活,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让自己不留下什么遗憾,享受生命的质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的质量也比较高的时候,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会更容易接受,最后坦然地接受死亡,并让它成为生命质量的一部分。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  应该说具备死亡的大智慧,将会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

          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可以走出焦虑,迷茫和思考过更好的生活,参透生死终极的问题,学会接受死亡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哲学家也思考过死亡的问题,古代的哲学家对死亡具有着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挑战,应该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坚强来迎接人生的终极挑战,这样你最终面临死亡的时候就能免去恐惧,尊严地死去。好好的享受当下,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生命的人,从而乐观平和的对待生活。

  何言岁景太匆匆,毕竟繁华过眼空。

有色有形终化土,无牵无挂可随风。

[读书]终极死亡 [读书]终极死亡 [读书]终极死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