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正在逐渐毁掉你的生活(一)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逍遥的坏蛋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起来到办公室,列好一张满满的工作清单。

可是,有点不想做啊,你想着,忍不住拿起手机。

微博又有了新热搜,去看看明星八卦。

头条推送了新闻,题目怪吸引人的,忍不住点开。

王者荣耀好像出了新春活动,玩一局试试。

一上午过去,工作毫无进展。

最终,下午复制了上午,明天复制了今天,周而复始。

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拖延症。

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有些事应该去做,但只要没到最后一刻,你都不想把它做完。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曾说:“人人都会有拖延症。”

下面这些场景,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定好了减肥瘦身的计划,但两个月也不见去一次健身房。

决心从明天开始学英语,一个月后还是只会说“Hello”和“Thank you”。

列好了一长串书单,买回一大堆世界名著,却一本也没翻开。

普通人如此,那些业已成名的大师,也逃不过拖延的魔咒。

网上流传过胡适写的一则日记,虽不知真假,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工,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

你看,拖延症,原来是一件这么普遍的事情,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鲁迅曾说:“然而,人人如此,便对么?”

而我要问:“然而,人人拖延,便好么?”

拖延症患者总是想:时间还有,今天没完成的事情,明天干也是一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荒废今天的人,根本就不配拥有明天。

事事皆可拖,明日何其多。一拖而再拖,万事成蹉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