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老师说PUA往往是由于被欺负的人太过通情达理,自己的善意被对方利用了。但我又听说,如果我们真正爱一个人,就该爱他本来的样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体谅、不够理解对方。这两者是否冲突?这条边界在哪里?尤其作为当局者,如何辨别自己在PUA的怪圈里、还是在爱的功课里呢?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简单回答就是:这两件事是很难分开的,甚至有时候它可以是同一件事。你同样是为一个人付出和牺牲,既可以说这是一种爱,很伟大;也可以说你只是被PUA了,一点都不值得。我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让你更困惑了。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要把定义这件事的权力交给别人。你想想,要是一件事情,我说它是爱的功课,你就欣然接受;我说它是PUA,你才拒绝,这本身就是被PUA了,你被我用专业名词“PUA”了。
其实更简单的方法不是追求外界的定义,而是把它变成自我的决定。问自己:我幸不幸福?愿不愿意做出改变?如果我感觉这件事让我幸福,我就去做。或者我感觉有一点辛苦,但是我完全能接受,它处在我愿意为对方牺牲的限度之内,那也没问题。
不是因为别人定义这件事是爱,你就应该去做;而是你发自内心地选择这么做了,它才会被定义为爱。
减少对个人的否定
第一,理解改变的必然发生,有助于减少我们对个人的否定。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什么东西真的会一成不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常常会忘掉这件事,而是倾向于把困难归因为某种个人特质。我们会担心,会不会是因为“我这个人”不行,才会遇到问题?
很多父母把孩子带到咨询室,都是担心孩子“这个人”有问题:他没什么朋友,会不会有社交障碍?他爱玩手机游戏,将来一事无成怎么办?这时候,我就会提醒他们这个事实:别担心,这只是一个阶段。
有本书《黑客与画家》,书里有一章写他念中学的时候是个书呆子,不受欢迎。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等他上了大学就好了。
保罗本人并没有改变,他的兴趣一直在计算机和编程上,只是在中学,人们意识不到他做的事有什么价值,只有那些花心思去融入群体的孩子才能受欢迎。上了大学之后,他的圈子逐渐和成年人接轨,价值体系变得更现实,更丰富。有人愿意为保罗写的程序花钱了,他的价值得到承认,他也变得自信,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建立了社会地位。
这个故事让我特别有感触。人们常常把问题归因到“个人”身上,这时候他们对改变的理解就是:我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然后他们就会因为自身的稳态而备受折磨。
不用担心,你不变,你的处境也会改变。我在“功能主义”这一课讲过,同样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环境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这就意味着,外部因素的改变就会让很多问题不治而愈。保罗本身没有改变,环境的变化让他从不受欢迎的书呆子,一下成为硅谷的大投资人。
我经常引用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生就是有所谓“最糟糕的阶段”。对你来说,也许是中学,也许是二十多岁踏入职场的时候,也许是孩子刚出生的头两年,但无论什么时候,作为一个阶段,它就一定会有终点,而不是漫长的无止境的折磨。
仅仅意识到这一点,对人就有莫大的安慰作用。一个沉迷于自己的爱好而不擅长社交的中学生,只要知道中学这几年就是他人生中最孤独的阶段,但这种孤独不是永恒的,他就可以从自我否定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