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怎么报名呢?
2018年3月1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盛典》的举办,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流行的网络词:感动中国,了解一下。
上大学时亲手举办过社团展会。毕业后也蹭过创业家展会,还接触过经销商展销会,甚至刚刚路过光大会展中心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大型的健身展会。
我路过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小姐姐拿了一张宣传海报,十分热情的对我表白: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于是我想起了在大学也经常说的一句话:同学,XX协会,了解一下。
了解一下,到底是了解什么呢?我们今天做什么都要讲干货,所以我想,了解一下的意思就是,我这有几个东西,是干货,想让你了解一下。
那这几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都可以,可能是几个亮点,也可能是几个商品,也可能是几个创业项目,也可能是健身器材,总之都是我精心打磨,精心挑选,精心包装,呈现给你的几个东西。
而且东西是“年度”的。平时大家在各自家里,该吃吃该睡睡,到某个集会,我们才集合在这里,搭建舞台,挑选东西,准备传单,邀请主持人,向路人展示,并希望路过的人了解下。
但是有的路人,他不想了解一下,比如说我,我就不想了解,我只想当教练,于是我问小姐姐:我能来当健身教练吗?她说不行的,你不行的。
我就问他为什么?她支支吾吾的说:你……,你没有健身教练证,我们是一家非常正规的公司,我们对健身教练的要求都非常高,还有很多是从国外请来的。
虽然我确实没有健身教练证,但我朋友有啊,其中一个在昆明当了好几年健身教练,还有一个朋友刚从赛普毕业,也是健身教练,这两个人身材和我都差不多,无非比我高一点,穿上衣服之后根本看不出来谁更健壮,所以我很怀疑她眼中的我是没穿衣服的,否则怎么觉得我没有肌肉,我没有教练证?
同样,当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的时候,我不太想了解一下,我只想知道,感动中国怎么报名?我到底怎么考感动中国证书,我想给我爸妈啊、老师啊啥的也考一个。
但是当这样问的时候,就容易给人添乱,就像问能否当健身教练一样,人家希望你了解一下,但是你却要当什么健身教练?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在捣乱课堂秩序,是在挑衅师长,是在调戏小姐姐,这很不礼貌。
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之后,各路新闻啊、杂志啊、报纸啊啥的,铺天盖地宣传中国的灾害,照片上全是断壁残垣,全是一片废墟,全是军民团结,全是医生护士,全是志愿者。整个媒体的意思很明确很简单,就是想让中国其他城市的人,海外的同志们,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发生了灾害。
但是海外媒体就有质疑了,灾害中的照片,为什么没有死人的照片?为什么没有那些受伤的人的照片?为什么没有残肢断臂,也没有鲜血?这不符合灾害的本质啊。
甚至很多个体,他们在写微博的时候都说的是,党和政府如何关爱灾区,自己如何被军人救助,自己如何想当一个军人,自己未来的梦想是如何……
但就是没有人说自己的老妈死掉了,自己的手断了,自己苦逼了。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灾害是一件很励志的、很鼓舞人心的、很具有对抗性的英勇的事。
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云南昭通鲁甸地震的时候,我没有经过任何团体报名志愿者,而是直接从家里自己掏腰包,坐十几个小时的车赶到昭通,又乘黑车到鲁甸。
到了镇上才发现,整个大街全是大红标语,关于救灾工作的,非常激励人心,整个路上全是大货车,全是志愿者,还有记者,大家都在忙着搬东西。
但是黑车司机说,别看镇上很火热,但是村里根本救援人手进不去,进去的也极度危险,当场有几个战士牺牲在某堰塘里。
于是我就怂了,没敢往深山处走,就留在镇上帮着搬搬东西。当志愿者很舒服的,吃的喝的都不愁,可以领盒饭、看外地来的漂亮而文青的小姐姐。
但是后来我和一个志愿者聊天,他说当志愿者是提前报名的,之后会有志愿者证书,有诸多好处,还向我挤眉弄眼,意思是说我也是志愿者,我也很聪明。于是我突然发现,镇上一片火热,鲜血却留在了医院过道、村里的茅坑里,我们看不到,所以第二天我离开了鲁甸。
那一次之后我就学乖了,每次遇到什么展销会呀,发布会啊,重大现场啥的,我都想问一下,能不能报名啊,小姐姐?
所以当看到感动中国里面,老一辈共产党人把800万一分不剩捐出来做基金、还把身体无偿捐赠的时候,我非常的感动,并且忍不住条件反射的想问一句:感动中国,我能报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