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专题精选文渊深探初试牛刀之总结读书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张弓

2018-08-25  本文已影响114人  edf5b9b172a8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张弓

每当我们满怀热情,端坐在电脑前方,手指准备敲打键盘,却发现满腹的情怀无法倾吐。或者是明明很好的素材,却因为末等的烹调手艺,做出了一锅难以下咽的糟心成品。

也许每个码字的人都会遇到如此尴尬的时候,是因为胸无点墨,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阅读是弓,写作是箭,要让箭射得更远更准,弓的张力不容忽视。厚积薄发,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一鸣惊人,有的只是水到渠成。

要练好这手艺活可不容易,需要我们本着匠心精神,怀着满腔的热爱,方能领悟一二。

阅读心得篇

01、非最好的书不读,非经典不看

读一本好书,就如邂逅一位深交已久的朋友,自是一番“桃之灼灼,灼灼其华”的美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向你微笑走来。掩卷三日,还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不好的书像一碗快餐,鲜亮的标题,狗血的剧情,主人公左右搏杀,场景绚丽多姿。看完徒留下:“哦,就是这样的。”一切戛然而止,全无余音。

好的作品、好的作家,经得起时间这火眼金睛智者的检验,漫长岁月的浪里淘沙后,在文化史上依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你读与不读,他们依然在那里熠熠生辉。比如《史记》、《诗经》、《论语》及四大名著,司马迁、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以及近代的鲁迅……

周国平说过:“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

非最好的书不读才能上升自己的阅读品味。

见识过珠穆拉玛峰,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格局,视野会更开阔,下笔的起点就会更高。

02、读经典必读原著

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我迷上了春秋战国那段历史,于是去看《春秋》,可是“之乎者也”太生涩难咽,偷个懒,直接看译文。

当时只觉那段历史很有意思,只是叙述得太乏味了。

今年跟着先生学经典,先生要求直接看古文,开始是忐忑的,很多字不要说意思,连读音都不知道。

坚持下来后,慢慢领悟了原著中的无穷魅力。每读一遍,便会多一份感慨,如饮甘怡,欲罢不能。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有一段话: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译文:郑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地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后又后悔起来。

显而易见,译文并无问题,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它仅仅翻译出了字面上的意思,背后的电闪雷鸣的内心活动却消失殆尽。

原文中的“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中间加了个逗号,使文字更有紧凑感,“不及”和“无”寥寥三个字刻画描述出郑伯的愤懑和决绝之情。

“既而悔之”中的“既而”又让郑伯懊恼后悔之情跃然纸上。原文中的人物有血有肉,读后深深刻在脑海中,而译文却是一种流水账的描述。

若是这么翻译是否稍好一些:

郑庄公将姜氏安置在了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可旋即又后悔了。

翻译一部作品作品缘于译者的文学素养,有时也和译者的心境阅历相关。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并且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林语堂译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而周国平却把这句话理解成是说自己感觉:三日不读书,你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看别人的翻译多少带点译者的理解在里面,不如看原著原汁原味,想象的空间更宽泛,是不是更有趣呢?更能学到其中的精髓。

所以说学经典的捷径就是看原著,译文铺之。精华其实都在原著中,只静静等待你的发掘和享用。

同理推之,看外国文学就看名家的译作,钱钟书说过:“好的译作仿佛是原著的转世投胎。”

03、延伸阅读,有助于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原著经典就像一个远古的美人,美则美矣,却总觉有一层薄纱蒙面,难以看清其全貌。

这时就需要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一来有助于我们更好阅读理解,二来可以拓宽和加深阅读的面和深度。

其实有时读书就是翻书查书用书的过程。

先生要我们阅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刚读之时只觉得文章气势磅礴,苏子的心境时而郁闷,时而豁达。

于是上网搜索了苏轼的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原来写《赤壁赋》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期间,几经重辟,惨遭折磨。最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

了解这些后,再去读《赤壁赋》,慢慢能体会到苏轼郁闷不得至志的心情,又想超然于自然的胸襟。

《史记》中司马迁常常会引用《论语》《诗经》。当我们去追本溯源的时候,就无意中开拓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了。

以《伯夷列传》为例,其中有一段文字引用了《论语》中的话:“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以孔子的赞扬来佐证伯夷的高风亮节。

而《伯夷列传》中的“采薇歌”,述说伯夷为了名节不食周食,采薇而食,以致饿死的故事。

而诗经中有一篇《采薇》则是述说军士劳作时写的一首歌,同样的战争背景,不一样的人物描写,有没有关系,任君揣度。不过这样联系起来读却是有意思多了,印象也深刻几分。

后来鲁迅由此写了故事新编《采薇》。感觉一首采薇将一些看似不关联的时代和作家串联了起来,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了。

而在《商君列传》中则多处引用了《诗经》中的地方,比如赵良用诗经的《相鼠》来挖苦商鞅:“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

所以在阅读经典时不可割裂开来看,要用联系的眼光。这样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我们的知识也会由点到线,再到面,那样不仅有助于理解,也有助于记忆。

04、读书后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了一些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读的时候感慨很多,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些模糊零星的记忆,到了最后只剩下“这本书挺有趣的”概而化之的概念了。

我以前看的很多书,都变成了一个个影影绰绰的影子,每当写文章要用的时候,伸手去捉,却徒留惆怅,无处可追忆。

钱钟书先生被称为“过目不忘的天才”。

1960年代,黄永玉奉命写文章涉及“凤凰涅槃”的典故。他翻遍了《辞源》《辞海》《佛学大辞典》,却一无所获,只好求教钱锺书。

钱锺书说:“这样吧!你去翻翻中文本简明大不列颠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果然如此,不禁令人叹服。

可是你知道么?钱钟书练成这样的功力就是靠两个法宝:做读书笔记和反复读。

杨绛说:“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由于多次搬家造成笔记的丢失,可他现在留下的外文笔记就有211册。

其实我目前的读书笔记是很浅显粗糙的,不过幸好已经迈开这一步了。

我也是在完成先生的作业中,慢慢地尝到了甜头,记得最初写《归去来兮辞》写作手法时,心里也是抓心挠肺地急。

觉得这篇文章只是不明觉厉,具体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好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一遍遍地读原文,慢慢地砸吧出一些滋味。

然后再一段段强行分析它的写作手法,就这样写了一篇浅谈《归去来兮辞》。

虽然现在看来分析简单不够深入了,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分析,觉得自己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不过这毕竟是自己写的,得到的才真正的属于自己,不积圭步,何以至千里。开始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码字感悟篇

看了很多名家的书,不由心痒难耐了,总想着哪天自己也能写出一部闻名于世的小说。写小说,有说难,有说不难,就像小马过河,什么事情去尝试了才知其中各种滋味。

01、写作首要就是现在就动笔写

很多年前,看东野圭吾小说的时候,我萌生出要写点什么的冲动,我常托着腮帮子在想:我也要写文!但这一冥想便是几年的光阴。

其实要想写文,正确的姿势就是打开电脑,敲动键盘即可。

开始的时候真是厚着脸皮,写自己想写的,熟悉的,只要成文就好。

酝酿再久,不开始动笔一切皆枉然。开始动笔后,不论文章质量如何,至少我们就可以混迹于码字的圈了(厚着脸皮姑且这么说,捂脸)。这样你就会遇到比你努力的人,比你优秀的人,幸运点就可以遇到一位良师,若能得到他的指点一二,那真是三生有幸了。

也许写文是个很私密和个人的事情,可是像我这样的小白,又比较容易气馁和懈怠,就需要寻求外界的动力了。所以当你置身于其中,开始可能会觉得各自都泛泛而已,慢慢你会发现有的人写的就是比自己好。这样以他们为标杆,就是玩游戏打怪一样,步步升级,这也增添了一些写文之外的趣味。

02、写文之初,力求用最简洁朴实的语言说清楚一件事

当我们自嗨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该好好省视自己的文章了。孔子曰:“一日三省吾身”,做人和做学问都是如此。与其将精力放在怨怼编辑上,不如研究下自己写的东西更来的实惠。

读文章力求读最好的书,那写文章当然是力求写出自己最棒的文了。

我发现自己写文时,不时会冒出长句子,有人给指出我的文章语病较多。之前比较喜欢看外国文学,都是很长的句子,总觉得长句子更优美,短句子不免单调。可是到了我这里,就变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后来慢慢领悟到短句子的魅力:简洁明了,读起来不拖沓。读《史记》,发现古人写文惜字如金,照样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将恢弘场面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顺手拈来。翻开《史记》的《魏公子列传》:

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寥寥几句话27个字,用了“埽、执、引"三个字便展示了赵王恭敬有加的温顺之态,而描写魏公子则用了”侧行、辞让,从东阶上"几个词,刻画出一个谦逊,温文尔雅的魏公子形象。

《项羽本纪》中描写巨鹿之战,项羽破斧成舟那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用了“引、沈(通’沉‘)、破、烧、持”五个字将项羽将自己逼入绝境,决一死战的决心。读来一气呵成,排山倒海般的压迫感扑面而来,战士们誓死而战的场景立马涌现出来了。

司马迁乃用笔高人,他掌控文字的技巧让我辈望尘莫及,字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早已波涛汹涌。

这是需要长时间文化的浸淫和时间的沉淀,方能领悟,小白的我们可以力争从基础做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清楚一件事情。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多用动词,少用甚至不用副词。

03、写文要立意,文以载道

一部好的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立意,没有立意的故事,就像一个没有内涵的美女,漂亮却无趣乏味。

立意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的是关注个体。比如小情小爱,心情日记,抒发自身情感的。

琼瑶的小说基本属于这类,但在我看来太立意于小情小爱,其实爱情小说也是可以写得有时代感的,比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曲折而悠长,张爱玲将时代背景和人性的丑陋全融入其中,当然格局高过一般爱情小说太多,读来更是脍炙人口。

再往上一个层次是:聚焦社会。此类故事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情,能引发普遍共鸣。

最近看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简直写活了一座城市,将人物的悲欢与上海,以及人物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好地糅合起来,读起来荡气回肠。

最高层次的立意就是折射时代。此类立意能触动思辨,展现深层人性及时代缩影。

鲁迅的小说基本属于此类,他笔下带着时代烙印的人物,已经被大家耳熟能详了。比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等。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已经成了一类人的代名词,这样的小说才会经久不衰,弥久历新。

小说要有立意,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诗词歌赋也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以文载道”,脱离了这点,再美的文章也是个花架子,少了魂,就像画龙没点睛。

04、给小说人物一个时代背景

以我浅显的理解,一部好的小说,一定要置身于大时代背景中,那样人物才更加鲜活。

可以虚拟一个人物,将他置身于一个真实背景下发生的事情。比如金庸的很多小说,都是描写主人公在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射雕英雄传》就是以“靖康之耻”为大背景,虚拟了一个民族英雄郭靖。

或者是将一个真实人物的事件置身于一个虚拟的背景中,虚实相结合。比如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以玄奘这个真实人物为契机,描写了一部神话小说。

如果虚拟一个背景再虚拟一个人物,结果将是云山雾罩,只能惨淡收场。其实我自己就尝试过,但写出来后觉得太假只好作罢。这也是我从失败中得出的一点心得。

05、给小说人物设置障碍,使文章一波三折

小说的人物和时代背景以及立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设置情节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实要把小说写得跌宕起伏,就是先给主人公设置一个目标,一个而主人公在达成这个愿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饶。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富家少爷富贵,他就是为了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先是把家产赌光 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存于世;再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得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女婿二喜工伤亡故,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被撑死了。亲历这数番亲人的死亡,福贵老了,“活着”—最后终于成为他人生最大的奢侈。这就是一个悲剧。

有时候则是给主人公一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然后一路逆转,情节要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

意料之外是主人公凭着一张过期的百万大钞过上了好生活,还抱得美人归。情理之中是这一切都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盲目拜金风气造成。这是个辛辣讽刺的喜剧小说。

06、写文章从模仿开始

写文好比画国画,最初是心有余悸的,拿起毛笔无处落笔,可是当你对着《芥子园画谱》便可活灵活现画出小虾、小鱼、小石头、各种造型的树和花,再过段时间便可模仿一副造型简单的画了,学习了构图和布局的要领,就就可以尝试着写生画了,如果你是个有悟性和毅力的人,或许可以画出属于你自己独特风格的画了。

艺术都是相通的,写小说其实最初也是可以找到一个大师,通读他的文章,分析拆解,然后模仿他的风格,那样好过你蒙头大写,有时候方向错了,越是努力结果越是糟糕。

毛主席留下的诗词气势磅礴,可当时在师范上学时,他写的散文被老师批得一文不名,他就苦苦研究韩愈的文章,以致于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诗词和文章。

07、文章发出前再三打磨斟酌

小说写完后,至少通读3-4遍。

首先是修改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地方。再是对于人物和细节的逻辑性仔细考量,最后是将啰嗦的语言精炼。

我是个很粗心毛糙的人,有次父亲对我说了句话:“文章交给别人之前,一定要仔细通读几遍。就像出门之前要整理衣冠,不然就会失礼于人。”

几点思考

01、关于日更

关于日更的话题,其实大家都各抒己见,但我觉得不要只流于日更的表面,就是每天奋笔疾书几千个字,不将究“质”的“量”都是耍流氓。

那样表面上的日更缺少思考,是肤浅的码字。

其次每天不停的输出,就无法有效地保证输入的时间。其实真正伟大的作者,他们阅读量是远远大于他们的作品。

其实我理解的日更,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读和写的过程中,思考更是贯穿其中。

我看过简书上很多人日更的文章,可以看到文章中的勤奋和用力,可是写出的文却如巷头街尾妇人的絮叨,言之无物,嚼之如蜡。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读和写都是假把式,最后收获甚微。

02、要不要买关于怎么阅读和写作的理论书籍

其实我是在简书才知道,现在有不少关于指导阅读的理论书籍,我倒觉得有点可笑和多此一觉。

读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未必还有个规则?哦,原来是教你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怎么学会一目十行。

咦?我以前就是因为这样,老被父亲骂:“不求甚解!”原来如今这还成一种阅读技能,也许这就是代沟吗?顽固的我实在无法接受。

关于写小说的理论书,其实我已经悄悄买了好几本,现在已经束之高楼了。倒不是觉得没有看的必要,只是觉得指导写小说的理论书要在写了一段时间后,自己对于写小说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后,再去看理论指导,那样更有效果。

其实我买写作理论指导书之处,是怀了侥幸的小心思,希望走一点捷径。可是现在发现做任何事的捷径就是:用最笨的办法老老实实去做,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谓看写作指导书,就是大师的某一句话能给你一些启迪,引导你往正确的方向。

罗伯特的《故事》看到一句有意思的话:当你被某些细节卡住了,就一直想,想到你的额头出血了,就必然豁然开朗。

确实,往往在我额头未出血之际,便抓住了灵感稍纵即逝的尾巴了。

愿我们的余生都浪费在“读”和“写”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