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笔记本的诞生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械化的工作变得更加可替代,而创意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才能激发你的创意,让自己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人呢?来自日本的奥野宣之会告诉你整理好信息就可以了。
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奥野宣之10多年整理心得的结晶。它的主旨是将人生各个方面接触到的信息全部记在一个本子上,时常翻阅回顾,创意就在这一次次的回顾反思中诞生。
下图展示的是创意产生的过程。日常整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步骤在于反复地回顾、加工、总结,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4533/b4361e6ad618c512.jpg)
从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中,挖掘出有趣、值得一谈的东西,这便是好点子的来源。
一元化
该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将日常所有信息都写在一个本子上,一元化就像是把所有的玩具都放进一个箱子里,这样比较省时,行动成本比较低,也很方便,而这又促使记录者坚持这一项习惯。这一点我确实有感触,因为我的手帐体系是分类的,每天写完一本再写另外一本,书写上有点麻烦。如果出远门,更是无法带上所有的笔记本。
可读化
除了文字,在笔记中加入图片会让整个笔记本变得更加具有可读性。比如和家人出游时的风景照,去看电影时的剧照,书籍的腰封,讲座的海报等等。
在书写笔记时,注意笔记的排版,留下一定的空白空间,方便今后有新的启发能够记录其中。
如果将笔记本做成杂志的模样,在今后的翻阅过程中就能勾起当时记录笔记的感触,从而激发创意的诞生。
阅读笔记时,作者建议从离现在比较久远的时间开始翻看。因为时间越远,你越能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最近我整理手机照片信息时,就是从2017年1月份开始的,因为离现在有两年的时间,再去翻看时,确实产生了很多新的感触。之前不理解的内容现在也都能理解了。
同时,作者也分享了一个很好的笔记记录方式,他命名为“葱鲔(wei,三声)火锅式”笔记,不只记录摘抄,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的想法。比如用不同的符号来区分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
索引化
有时候我们写作需要用素材时,不知道要到哪个本子里寻找信息,这时索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给笔记本编号,编号也能够给自己正向的反馈,看着号码越来越大,会很有成就感。
除了编号,还可以在切口处贴标签或者涂颜色。
笔记本内页再写目录,每次启用新本子时留出两页空白的纸,用来编写目录。或者用Excel表格记录每个笔记本所涵盖的主题。每个月定期整理一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4533/de2fdc340c1e774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4533/472345511de27df6.jpg)
(关于彩色的标签,大家可以在淘宝搜“分类标签”)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4533/5457671d372ff64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