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西我也爱写小说历史

【历史】汉之西(10)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70人  梅溪小童

第十章   朋友的背叛

        就在刘邦在沛县搞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张耳、陈馀已经占领赵国的邯郸。在那里他们听到周文撤退的消息,又听说为陈胜攻城掠地后回到陈地的众将领大多因谗言陷害而获罪,遭到诛杀,便劝说武臣,让他自己称王。于是武臣就自立为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并派人报知陈胜。

        陈胜大怒,想要尽灭武臣等人的家族,发兵攻打武臣。但房君蔡赐规劝他要少树敌,承认既成事实,封武臣为赵王,并令他火速率军向西边的秦国进攻。陈胜迫于形势,采纳了他的计策,但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派使者前去祝贺赵王即位,催促他赶快发兵向西入函谷关。

        但是陈胜的的对手不是武臣,而是张耳、陈馀。他们继续挑拨武臣,说楚王陈胜祝贺他称王,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一旦楚灭掉了秦,必定要发兵攻打赵国。因此叫武臣不要向西出兵,而是领兵往北攻占旧燕地、代地,向南收取河内,以此扩大自己的地盘。这样一来,楚即便战胜了秦国,也肯定打不赢赵国,而楚如果不能胜秦,赵国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进一步则可以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了。武臣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对他俩言听计从。不但不向西进军,反而派韩广领兵夺取燕国故土,李良攻取常山,张黡(yǎn)取上党。

        而韩广到了燕国后,又听从他人的建议,不顾自己还在赵国的母亲可能会受到危险,自立为燕王。

        武臣、张耳、陈馀这时终于尝到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滋味,而且他们也不得不像陈胜一样忍声吞气,过了几个月,赵国乖乖地护送燕王的母亲和家属回到燕国。

        陈胜立武臣为赵王、武臣立韩广为燕王和刘邦以后在一个足以影响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立那位天才将军为王情形几乎如出一撤,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历史的魅力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在相似事件背后探究各自不同的成因。

        陈胜派往魏地的周市被自立为齐王的田儋打败后,退回到故魏国土地,平定了魏地。然后他的复国思想发挥作用了,他打算立原魏王后裔魏咎为魏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去,陈胜其实是不愿意立魏王的,周市就派人先后五次往返于陈与魏之间,请立魏王,最后迫不得已陈胜才答应立魏咎为魏王,并遣送他回魏国,周市做了魏国的丞相。

        攻打咸阳的楚国将领周文率军退出函谷关后被秦将章邯继续追杀,逃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时,兵败自杀。

        周文失败的信息传到吴广那时,他正在围困荥阳,他手下一个叫田臧的部将假传陈王的命令杀了吴广,然后再把吴广的头献给陈胜。面对这个昔日最亲密的战友,陈胜竟然将他的头颅照单全收,然后还派使者任命田臧为上将军,代替吴广。田臧后来派部将李归等驻守在荣阳城外,自己带领精兵西进,最后被秦军打败,田臧、李归又全部战死。

        这时,秦二世胡亥又增派了长史司马欣、董翳(来帮助章邯攻打起义军。这个司马欣是栎阳(位于今西安)管理监狱的官员,他官不大,但却是个热心肠,他曾经帮一个人逃避追捕。他将因为这一次帮忙使自己得到大富贵,却也因为这次帮忙最终使自己身首异处。

        章邯他们一路胜利后,领兵直杀张楚政权的中心陈县。这时陈胜终于尝到了他分兵给别人的恶果,陈县军队极少,他派出去的几路大军,要么失败、要么早已自立为王、要么太远,总之无人回援。最后秦军杀掉了房君蔡赐。

        十二月,陈胜逃往汝阴(今安徽阜阳),返回时到达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死于他的车夫庄贾之手,然后庄贾投降了秦军。

        一代英豪,就此殒落!

        陈胜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过早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将军权让给他人。打下陈县之后,陈胜的地位并不稳固,也没有自己的亲信班底,这时他应该做的是亲自攻城略地,扩大战果,在进一步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发展中壮大自己的实力,培养亲信势力。但他做的正好相反,自己留在陈地享乐,将兵权拱手相让给他人。

        第二,用人不当。但陈胜在内用“朱防”“胡武”等小人去残害战将,搞得人人心寒;在外用了大部分对自己并不忠诚的诸如张耳、陈馀、周市等投机分子,他们不但没有帮陈胜增强实力,反而到处立王,为他树立了大量对手。

        第三,骄傲自满,薄情寡义。要想在乱世立足,最关键的是要招揽人才、笼络人心。他不听在当时的文化界有着崇高声望的孔子的八世孙、并且还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冒着生命危险将儒家典籍保存下来的孔鲋的正确意见;将少时的佣耕伙伴杀死;封杀死自己最早战友吴广的凶手为官。这些对朋友无情的做法让人不敢亲近,不尊重人才的态度也对他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导致很多能人都不想来投靠他,他手下的人也不亲附他。所以他招纳不到人才。

        在群雄并起的当时,大部分人都承认陈胜为名义上的共主,其他王的设立都要得到陈胜名义上的承认才有合法性,不管这种承认是否勉强。陈胜称的是“王”或者说是作为盟主的楚“王”,并非是称位于王之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这和元末明初时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不可同日而语。废除诸侯国的秦朝建立并不久,当时很多人都有复国情结,并不排斥天下有多个诸侯王。此外,他称王也并未导致秦军特别针对他的主动进攻。因此,很多人认为是陈胜失败主因的“早称王”并非是陈胜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出反抗统治者大旗的领导人物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他们死了,但他们给秦朝大地带来的起义火种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起了熊熊大火,并最终烧毁了秦帝国这座大厦。几乎所有在陈胜起义之后起义的秦末起义军都打着响应陈王的旗号。

        后来陈胜的内侍吕臣带领他组织起来的苍头军进攻陈地,收复陈地后杀了庄贾,重又以陈地为楚都。可耻的叛徒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吕臣后来将陈胜葬在刘邦曾经流亡过的砀县(芒砀山),谥号为“隐王”。

        秦军再次进攻陈县,吕臣军又被打败逃走了。

        被陈胜派去打南阳,攻武关的宋留本来已经攻占了南阳,听到陈王死了,南阳又丢了。后来宋留投降了秦军,秦二世将他车裂(五马分尸)示众。

        而自立为王的始作俑者赵国的武臣、张耳、陈馀再一次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他们外派的李良投降章邯,掉转枪头,杀掉了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骚。张耳、陈馀在赵国根基深厚,耳目众多,他们及时获得了李良反水的消息,才得以侥幸脱逃。

        张耳、陈馀逃跑后收集散卒,又得到了数万人,他们的赵王死了,张耳、陈馀却并不敢称王,他们又找到了一个叫赵歇的原赵国之后立为赵王,驻居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县)。

        陈胜死后,魏国的周市已经无所顾忌,他没有继续去攻打秦朝,反而一心想扩大地盘,将矛头对准了其他起义军。首先他看中的就是沛县和丰邑,找上的就是刘邦。

        他趁着刘邦外出作战之机,派人对守卫丰邑的雍齿说:“丰曾是魏的临时都城,今日魏地已收复了数十城。雍将军如能归顺于魏,魏就封你为侯,继续镇守丰地;若不归顺,我们就将丰邑屠城。”

        雍齿本来就有点看不起刘邦,不愿居于刘邦之下,以前不如他的人突然成了他的领导,他怎么想都不舒服。并且他又想起了他和刘邦共同的朋友王陵,王陵也是沛县的“豪强”,刘邦未起事前叫他做大哥,他就没有依附刘邦,哪怕像雍齿那样像征性的服从都没有。此时,王陵也已经在南阳(河南南阳)聚集了党羽几千人,另立山头。

        因为这些原因,魏国周市招降时,雍齿就顺势归顺了魏,接受魏国的封赏,反过来为魏国守卫丰邑了。

         等刘邦得胜回丰时,他的家乡已经不属于他了,他的朋友也已经不再是他的朋友了,甚至连丰邑的城门都进不了。他一怒之下就攻打丰邑,想要将属于他的家乡夺回来,但他失败了,因为丰邑同样也是雍齿的家乡。

        他只好带领人马回到沛县。

        这件事对刘邦的影响非常大,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莫过于朋友的背叛。从此以后,刘邦一辈子都对雍齿与丰县子弟的背叛耿耿于怀。

        几个月之后,一个消息传到了刘邦这里:早在陈胜占领陈县不久就在淮北举事的秦嘉和东阳人宁君等人闻听陈胜兵败,便拥立一个叫“景驹”的人为楚王,正领兵前往方与,打算在定陶攻击秦军,驻扎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的微山湖)。 刘邦听说了这个消息,正愁陈胜一死就找不到领导,魏国周市胡作非为也没人管了。他就叫二哥刘仲和审食其留下侍奉他父亲和妻子吕雉及儿子女儿,让弟弟刘交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一起跟着自己带着队伍去投奔景驹。

        这一去,刘邦得到的却不仅仅是一个领导。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张良。

        就是那个汉初传奇人物张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