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文艺调频简诗

彭翥,一个云南山里娃在广东操船平盗的文武全才。——闲读《随园诗话

2021-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补遗卷二·六】

武陵少霞老于莲幕,死后,云南彭竹林明府镌其《万吹楼遗稿》付余曰:“此少霞一生心血,先生为存其人,可乎?”余录其《渡口》五绝云:“渡口秋来树,迎风叶叶黄。怀人相望久,犹道是斜阳。”《和史梧冈》云:“蓬莱回首隔山河,王子吹笙帝子歌。闻说长春在天上,春愁应比世间多。”

胡蔚,字少霞,一字羡门,无锡籍武陵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拔贡,南河候补同知。有《万吹楼集》。继室王绮,大理人,善诗。

莲幕,音lián mù,释义:指俭府,南朝齐王俭的府第。俭于高帝时为卫将军,领朝政,用才名之士为幕僚,《南史·卷四十九·庾杲之列传》:“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世遂以“莲幕”为幕府的美称。后泛指大吏之幕府。

彭翥(zhù),字少鹏,一字南池,竹林,号竹泉。云南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汉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四十六年(1781年),任广东封川县知县。五十一年,任香山知县。因平海盗有功,授湖南岳州府同知,后任广东琼州府同知。后殉职。有《小鹤山樵海天吟诗集》。

史震林,(1692年—1778年),字公度,号梧冈,别署瓠冈居士、华阳外史等。江苏金坛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乾隆二年(1737年)恩科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几年后辞官奉母。乾隆十二年(1747年)任淮安府学教授。二十年(1755年)辞官回乡养老。善画工书。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终,享年八十。

王子吹笙,即典故“王乔控鹤”。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妙哉王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帝子,释义:1、指娥皇、女英。传说为尧的女儿。《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2、帝王之子。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闲言碎语】

文人相轻,是世人常挂在嘴边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文人们互相看不起对方,时常故意贬低对方。我觉得,由于文学作品的优劣评判标准只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尺度,所以,对水平相近的作品会出现高低评价不一的现象,由此而导致别人觉得是对他人作品的贬损,进而有了这样的说法。在文人眼里,“作品都是自己的好”,这毫不奇怪,毕竟自己的作品犹如自己的儿女,偏爱一点,甚至溺爱一点都是有可能的。对他人及自己作品的评价说了些过头的话,一点都不奇怪,没有啥值得诧异的。文人相轻,一般只是限制在作品方面,就文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言,还是很重情义的。本条诗话中记载的彭翥给胡蔚镌刻遗稿,并请袁枚选胡蔚诗作入诗话一书以存其名的行为,就是文人之间情谊深重的很好例证。

彭翥与袁枚是诗友,一直往来颇多。在当时文人之中,是个很有些知名度的奇才。除了他为好友胡蔚刻稿一事令人赞颂之外,作为一个文人县令,尽然能够率兵入海,智勇双全,剿灭海盗,生擒贼酋,也是一时传奇。

彭翥是云南人,家在蒙化,就是现在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幼家贫。据说彭翥小时候并不喜读书,常领着一帮孩子操枪弄棒的在山林间打闹游玩。14岁时,母亲苏氏请名师指点,才开始专心学习,博览群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乡试中举。中举后,经胡蔚推荐,入云南按察使徐以松幕中成为幕宾。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会试落第,大挑得选。所谓大挑,是乾隆确定的官吏选拔制度,就是在会试榜后,对于考试优秀但未能上进士榜的举人进行一次挑选,“吏部堂官先过堂验看,然后请旨派王公大臣于各省举人内公同挑选,重在形貌与应对,所谓人文并选。”估计彭翥长相不错,有幸被选中,派往广东,任封川县知县。五年后,彭翥被调到香山任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海盗猖獗,一个叫张有的人,号称平波大王,率众为寇,经常骚扰出海打鱼的渔民。时任两广总督的是福安康,他调兵遣将,派水师营前去围剿,并安排香山县令做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工作。可是,半年过去了,一个海盗也没有抓到。带兵的将领们没办法交待,反而造谣诬陷说是彭翥供应的事情办得不力,说是他置办的兵器都是生锈不堪的钝器。福安康听后很生气,就把彭翥召进衙门,厉声斥责:“你太可恶了,简直不堪任职,你虽是个文官,难道我不能凭军法处置你吗?”还拿出武将们揭发他的凭据给他看。彭翥看过神色不变,说香山虽然是个大城邑,为剿寇置办粮饷,已经花费三万多两银子了。之所以这么久还没有抓捕到贼寇,是因为武将们畏缩不前、作战不力的缘故。福安康听了彭翥的解释,默不做声。彭翥知道这事儿不是凭口舌争辩可以了事,便毅然说道:“我愿意辞掉官职,率兵前往捉拿贼寇,请派给我精兵二百人,听凭我指挥,我一定能做到。”福安康听到此言反而笑了起来,说:“你一个书生,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上,还不被敌人用皮靴把你踢倒?”彭翥答道:“我彭翥并非亲自去把贼首擒来,只请你拨精兵二百人给我,听凭我指挥就行,我保证一定获胜。”福安康见他态度坚决,就答应了。彭翥返回县衙,捐俸禄,支军饷,造战船三艘,备好火炮弹药,军士带足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以后,彭翥一身短打,率领军士们出发巡哨。彭翥到天妃庙里去祈祷,求老天刮风。天亮时,风还真起了,且是顺风,他就领兵出海。福安康见他真要出海剿匪了,急忙命令一名武将带兵前去配合。武将却摇手说:“现在虽然是顺风,但风很快就会转向。”有人说:“今天的日子不好,不宜出行打仗。”彭翥不加理会,命令士兵们吃饱饭,扬帆而去。走了一百多里,遇到了两艘海盗的船,他就命令开炮攻击。一炮就中,旗开得胜,击毙匪盗十余人。彭翥预料,不日内,贼寇必来偷袭,于是就把船队开进港口,与守岛将士汇合,约定待海盗来攻时,一起进行夹击。第二天,彭翥见又刮起顺风,下令开船出海。果然,不久就看见有八九艘海盗船驶来。起初,海盗船想要避开,随后发现官兵不多,就开船直接攻了过来。彭翥下令开炮,炮弹击中敌船,将船打翻,海盗们纷纷落水。彭翥指挥船队靠近围攻,那些海盗哭爹喊娘求饶命。守岛军士也适时赶到围歼。军士们用铁钩将海盗拉了上来。这一战,生擒匪首林亚五等700多人。福安康得报大喜,派人飞马上奏朝廷。皇帝接报后龙心大悦,先赏彭翥五品顶戴,接见后又授湖南岳州府同知。袁枚在听到彭翥海战大捷的消息后,曾赋诗相赠,诗中讲述了彭翥平海寇的经过,将彭翥比喻为“狄青盍作平蛮颂,刘秩真为曳落河。”

彭翥在受到朝廷封赐以后,福公奏请皇帝,调彭翥任琼州同知,专门从事缉捕余盗工作。于是,彭翥又回到广东任职。后在陆丰一次围剿海盗的战斗中,不幸于舟中被贼寇刺杀身亡。时年约五十岁,令人痛惜。

诗话里记载的胡蔚,事迹记载不多,有一条值得一说,胡蔚在云南期间,丧偶再娶了大理女子王绮为继室。王绮亦能诗。有《悼夫子》传世:“挑镫独写奠夫文,绣阁沈沈闇闭门。一字一珠一点泪,九原君定有知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