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书影杂谈

2020-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DevicsYun

西决东霓

因杨先生非常怀念自己少年时期看的激荡人心的青春小说——郭敬明、笛安的小说,我受他推荐,先后看了《夏至未至》、《告别天堂》、《西决》、《东霓》。大概是我初二那时吧,这些书成了我们这些90后争相追捧的名作,身边的同学看了郭敬明的小说之后,都好像患上了青春感伤综合征,当时我由于爱看日本文学和鲁迅文集那样热血的、愤世嫉俗的文章,以为青春小说讲的都是情情爱爱,又觉得流行小说总比不上经典,所以不以为然。

我已经24岁了,现在看这些青春小说就能够理解作者想写它们的心境了。在这个尚未成熟又已经脱离青少年的年纪,不论是哪一代的青年,都需要不舍地与青春作别、怀揣着改变人生、为家国作革命的梦想走向泥泞的人世社会,尽管不承认、不甘心,青春还是在匆匆忙忙长大的路上被我们随意浪掷了。

《夏至未至》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它的书名:淡然、悠长、宁静。尽管是个悲剧,我还是喜欢让小说的前半部分独占记忆,最清楚画面的是书中多次描绘的香樟树影斑驳的城市街道、学校后山的风景以及暧昧青涩的感情。《告别天堂》是几个人在青春中轰轰烈烈地成长,不仅是纯粹而热烈的爱情,而是体验了嫉妒、忏悔、尊严、生死等洗礼过后的成熟。《西决》、《东霓》及《南音》是笛安笔下以兄长姐妹不同身份描述的同一个家庭中的复杂纠缠。相信笛安不是写给少年看的,应该是写给已经成年的自己的,书中不仅有浓浓的“乡愁”还有“家愁”。在独立于原生家庭、开始自立的路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躲不开、扯不断的“家愁”,只求安稳度日的西决、用伤害别人来换取爱的东霓是许多人的缩影。哪怕我们厌恶家庭中的一些东西、想从中脱身,但是“家”这个烙印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了我们身上。“我”是怎样一个人、如何与别人相爱组建家庭、如何伤害他人、追求度过怎样的一生,这些让“我”这个独特个体得以在社会上独一无二地出现,都是源于自己的过去。

回过头来看,在自己10多岁的年纪,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事件、值得的谈论的人以及值得细细品味的瞬间。并且,不论是似乎永无尽头的闲散炎热的暑假、与瓜子电视剧和暖阳共渡的寒假、整日在动漫中打发掉的周末,放学后在夕阳下空无一人的操场,还是与同学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聊暗恋的男生的场景,都是我炽烈青春的印记。虽然那时的青春文学多是在10多岁的青少年当中流行,但我认为青春文学反倒是写给我们这些已经成年了的、刚踏入社会、还在迷茫中难舍过去的人来缅怀青春、思考成长过程的。这些书中描绘的青春画卷、青涩的情愫和纯粹的情感,多多少少我们都很熟悉。

转眼从2009年到2019年了,在文学市场上却很难再见到郭敬明、笛安、安妮宝贝那样的青春文学作家了,如今14岁的少年们也不怎么谈论、思考自己的青春,也没有一些代表性的青年作家能够给00后的少年们一些成长后的心理慰藉。曾经令我不屑的这些流行文学的青年作家,如今也成为了难得的前辈,可能在90后的文化记忆中,随着周杰伦的黄金时代崛起的还有一批青春文学作家,如今,就像我们在感叹华人乐坛正走向衰退,我也感叹中国的青春文学也人才尽失。当然,也不仅是青春文学如此,恐怕这是我等晚辈,在时代潮流中迷失自我的结果。引用老作家格非在《看天下》杂志中的采访:

他的小说常写知识分子,但大都是边缘人,在社会转型期处于无力而尴尬的状态,却在觥筹交错中热衷于谈论萨特、德彪西。这些知识分子都不再是社会的主角,也无法通过劳动介入社会变革,他们要么迎合潮流,成为商业和政治的附庸,要么主动边缘化,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知识分子被三重落差压得喘不过气——理想和现实、过去和将来、欲望和萎靡。

陨落的星星

被《陨落的星星》吸引是因为作者石田衣良,他就是我在初中时追捧的日本的青春小说作家,《4Teen》这本小说还一度改变了当时我写初中记叙文的文风而被语文老师夸赞。如果还不熟悉的话,恐怕说出《池袋西口公园》和去年上映的电影《娼年》就无人不识了吧。

《陨落的星星》讲的是一个被家庭暴力禁锢住童年的北斗为了养母杀人,最后被法庭和社会审判的故事。不得不说,作者笔下的画面很有感染力,因为全篇是以北斗的内心第一视角展现的,作为读者,就更能结合北斗的成长经历体会当事人杀人的心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无比的深陷泥潭而手足无措的绝望和无比浓烈的炙热的爱:

只希望我的爱能在阳光下明媚地绽放,不再那么孤独与阴沉,倾其一生地寻找,爱是爱的唯一答案。如不得,请让我安静地眠去。

东京奇谭集

村上的这本短篇小说集,掺杂了不少猎奇趣味的偶然性话题,他可能借助讲的那5个神奇的故事,讲述了亲情的羁绊、生命的冒险、日常记忆的消逝、生命个体与理想世界、十分谨慎的责任心。借助偶然元素,拓展了与生命、人性、世界对话的空间,有些来自命运的偶遇、有些来自心理的潜意识、有些来自理想的超脱。

艺术、文学既不是真实世界的傀儡,又不是想象世界的附庸,而是这两个世界的落差和关系性的产儿,在其催生过程中,对于稍纵即逝的灵感及偶然性的敏锐觉察和刻意开掘,无疑具有特殊意义。有的人任其“自生自灭”,有的人“鲜明地读取其图形和含义”。

异乡人在上海:芥川龙之介

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芥川龙之介讲述了1921年在上海的所见。那时,民国初立、社会飘扬动荡,在光怪陆离的上海,他体验到了一切可憎的、可恨的、可怜的、可爱的情感。既有在乱世中尚用戏剧给人聊以安慰的市井伶人、烟花场所的苦命女人、令他怜悯的落难少年也有手握革命种子不知如何施展拳脚的各方名士。

作为中国观众,看到当时吸鸦片的愚昧又无助的国人,李汉俊等有志之士的痛苦,深感身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国家是又爱又恨,在如今崛起的和平安稳的中国生活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松田龙平扮演的芥川龙之介

Principles

人要拥抱现实、应对现实——我们无法逃避现实

五步流程——目标、问题、诊断、方案、践行

我们在人生中都可能会遇到深渊。

要明白,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机器,都有客观的历史演化规律和客观的构成。

人有两个最大的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阻止个人客观认识事物,阻碍直面自己的错误与弱点。

思维盲点障碍——人自以为能查知一切,但事实上人无法知晓没有看到的东西,每个人观察到的都不一样。

获知世界的真相是解决事情的根本——多从别人的视角去了解更多的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