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理想——理解儒家学说的切入点

2021-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理想主义文文

儒家学说是中国过去两千多年皇权社会的主流国家治理理论与价值观基础,《论语》则是以孔子与弟子对话录形式编辑成的孔子思想集,是儒家学说的根源与基石,国学中的传世经典。如何理解儒家学说的本质与《论语》呢?其实也很简单,回到历史的原点,去体会孔子的济世情怀与社会理想。

孔子生于乱世,心有大爱,希望以重构社会秩序去恢复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实施这样宏愿的设计方案是提出一套个人、家庭、国家一体化的道德观体系——“礼”,为建立有秩序的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孔子的建构理想社会的逻辑结构如下:

1、通过重建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

2、社会秩序应建构在“各尽其责,各安其份”的层级社会关系基础上;

3、维系这样的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礼”的道德行为模型。

“礼”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本质是爱、责任、本份以及相互尊重;反映了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层级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位者对下位者负有责任,并怀有仁爱之心;下位者对上位者尊敬遵从。

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普遍基于律法制度,以及社会契约精神,而非道德准则。当代绝大多数国家,尽管国内实施单一律法制度,建构并弘扬主流价值观,但也提出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当代社会的秩序建构反映在制度对社会行为单元的(个人、团体)行为有效界定与管理上。

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制度理想是静态的天下太平 ,而非动态的社会持续进步。而过去几千年的真实历史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内政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民众对改进自身生存状态的持续努力,迫使社会制度持续变迁,推动着社会动态持续进步。

从达尔文主义角度,去思考理论学说的社会适应性,可以清晰判断儒家学说在何种情形下受欢迎,而在何种情形则恰恰相反。

当国家追求长治久安,或走在稳定发展阶段,儒家学说往往大受欢迎。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尽管中国过去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皇权变更不断,但立国后几乎都把儒家学说尊为治国法典。

而当国家面临国体破立,政体变革,则儒家学说会成为批判对象,阻碍社会发展的陈旧思想学说。上世纪初,当中国从皇权社会走向共和的过渡期,“打倒孔家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