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支教有感
今天有幸参加了学校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一次支教活动,感受很深。结合去年跟志服部去另一所学校和一些其他的经历,来这里写几个字。
对学校的建筑、各种设备的破烂我并不是特别吃惊,因为之前去的另一所学校比这里更要偏远和穷困。但这里孩子们上课的表现很是扎心。他们几乎没有表现出来任何一点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无论用任何激发兴趣的方法都难以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课。整个课堂就像菜市场,孩子们随意下地乱走、大声喊叫、互相丢粉笔头,毫无纪律感可言。但是班主任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空气突然安静。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的不是愤怒,而是思考背后的原因,进而反思:所谓支教究竟有什么用?
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应试教育。尽管从2000年左右国家就开始号召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这么多年。但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仍然是那个很多人都讨厌却又不得不依照那个模式去做的应试教育。尽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多,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小升初的考试之中,具体的筛选机制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显而易见地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科学、音乐、体育等等课程都被称为"小科"。老师们不重视,学生们不关心。而这种每周二去的“支教”活动,校方允许志愿者教的其实就是这些“小科”课、从某种角度上讲,志愿者去或者不去,对学生们的升学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国家为什么要在小学教育中开设这些“小科”课?像“科学”这种笼统的课程,其实教不了学生什么知识。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的一种欲望,也为初中新开设的例如物理化学等科目打下铺垫,另外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科学重要么?重要,但是得不到重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但是,为什么处于同样体制下的其他好一些的学校,对科学等“小科”课的态度就比希望小学要积极地多呢?在我看过的各种小学、初中、高中中,我发现了一个称不上普遍规律的现象,就是越好的学校,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大势所趋,那些名校的素质教育绝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在北京的一流学校中体现得更多。国内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北京不是很高,北京的学生就有更多精力去进行素质教育。外地学生在大学的金工实习才能接触到的一些东西,有些北京学生初中就能接触到。
第一个原因的本质在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也是好学校与坏学校很明显的区别。万维刚在《智识分子》中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低等层次是为了培养出工具,中等层次是为了培养出工艺品,而高等层次培养的是艺术品。工具、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差距一目了然。但是如果家长们能选择把孩子送进隔壁可能能培养出工艺品甚至艺术品的北大附小,绝对不会把孩子放在这个连培养工具都勉勉强强的希望小学。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大都是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工或者北京市郊的农民,没有人脉和财力支持一个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并且,孩子们在家中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比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孩子面对的要更大: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更早独立、更早接触社会的阴暗面等等等等。环境因素导致了孩子们更加早熟和功利,对于“小科”这种对升学考试没什么意义的科目自然不予重视。
两个原因放在一起就是可怕的阶级固化,精英阶层的子女接受精英教育以后变成精英,平民阶层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以后还是普通人。普通人上升的唯一渠道就是应试这条重要的上升通道再加上不断地努力和一定的运气。这又不能否认应试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阶级固化和阶层上升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那么所谓支教的意义何在?现实一点讲,就是一群志愿者去刷志愿时长的一个途径。对孩子们的帮助在哪里呢?我觉得,就是每星期能让孩子们在学习压力很大的小升初阶段中稍稍解放出来一节课,让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宣泄。
另外,这种只能教科学和音乐的支教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教不同,不要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