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简道历史有意思简书面面观

功过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2019-04-08  本文已影响11人  茶小知魏微

今天听邓小南老师讲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时才意识到原来在我等凡夫眼中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其实一直被低估了。

运河开凿并不始于隋,但隋修运河的动作最大,意义最非凡,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难怪有史家认为隋运河是一件“罪在当时,利在千秋”的工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因其有力的户籍管理政策及对经济的发展使得财富大大增加,成为“富隋”,短短两代积累的财富一直用到唐代仍有富余。这也为隋修运河提供了物质基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隋的富是国富,民穷。

隋与北周户数对比

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9]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本段资料来源于搜狗百科)

隋运河

隋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并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竟能实现同时通航,实在可圈可点。而通航后使得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得以在已经发生南移的经济重心的物资供应下得以稳固下来。唐之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享受到了运河的红利。甚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经由运河链接起来。运河沿线形成了中国第一批因交通和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比如扬州。(这在当时有些像后来的铁路枢纽)北宋定都汴梁(开封)正是因为它重要的水陆交通位置,清代小说《红楼梦》中林妹妹正是沿着运河由苏州进京,直至如今我们还会看到运河“塞船”的奇观。

有史家认为历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换代的重要性也不及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运河塞船,会不会让你想到堵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