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34 || 作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作家》读记
布兰德在书里说:你想要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作家如何工作,就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工作,并要调整你的做事方法,和你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朝你选定的目标前进,而不能让这些事情妨碍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3966735/2457f2a27348becf.jpg)
成为作家,主要是培养作家气质。
气质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一直有一句老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这个气质到底算怎么一回事儿呢?
捷克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是吉普赛人的聚集地。我们知道吉普赛人是热情奔放,浪迹天涯的代表,也是流浪、自由的代名词。
从他们身上来看,气质就是让人疯狂的,放荡不羁的,或者是神经质的,情绪化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一族人确实存在着,他们与作家有什么关系吗?或者说他们与艺术家有什么关系?
布兰德告诉我们,这样的情况,正是艺术家的个性,有了偏差,要误入歧途的症状。
这是普通人眼中的艺术家,作家也当属此中,那么作家应该是这样的吗?
肯定不是。
2
那么作家的气质到底是怎样的?
布兰德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还保有天真的眼神。
这么说又是画家的特质了吗?
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说过一句,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作家们总是在细心观察,这种新奇的反应能力,对于天才的作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与画家最大的区别是,对新事物有好奇敏捷的反应能力,对旧事物又能够记忆犹新,又能够把这种新旧事物贯穿于某一种文体当中,表达出来。
这种新奇的反应与表达能力就是作家们最区别于其他人的气质。
3
这部作品,看得我糊涂,在布兰德越来越多的表述当中,对于气质我越来越迷糊。
气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直到把这一章看完,我才豁然明白:气质原来就是作家的性格,再说得详细一点,就是作家身上需要具备的两种因素。
这两种因素,一种是成熟,一种是童真。
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维持这两种因素的平衡,并把它协调统一到一部作品当中,那样才能够迈向幸福的结果。
我想到了众所周知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在作品中怎么样表现无所厚非,但是他在生活中却像一个孩子一样,他能够和一个小女孩儿有一些简单的约定,他能够和一个小男孩爬上房顶。
这样的童真童趣的行为,和他身上那样伟大的著作相匹配,实在是让我们感觉着不协调。
但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4
读完这一章内容的时候,我想到了简书里边的大腕儿蛙蛙老师,蛙蛙老师前不久写的那个140字的微型小说,为了方便,大家看得更清晰,我把整个故事贴在这里:
她写甜宠文,写了三十年,火了。
平台发布会上,记者按照年份整理她的文章主题:
第一个十年,一见倾心,灰姑娘成功逆袭。
第二个十年,婚姻保鲜,围城新天地。
第三个十年,一生只爱一个人。
“看了您的文章,很多人都想恋爱结婚了,您的爱情一定很甜蜜,可以说说吗?”
“我呀,一直单身,我不相信爱情。”
这个微型小说当中出现的“她”,是不是一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家伙?
在故事中甜来虐去,在现实中孤单一人,我们能说她具有双重人格吗?
其实从布兰德这里,我读到的是每一个作家都是具有双重人格的,非常幸运的那一类人。
正是因为作家具有双重人格,才能够使得他神采飞扬,才能够使得他不安于现状,不屑于低头走路的一族。
正是因为作家了解到这一点,他才能够改变自我,用另一个自我,向未知的、自己向往的方向,迈出他们自己的脚步。
我想每一个在简书里坚持经常写字的人,都是拥有着双重人格的人。
5
忘了多少年前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里总结了很多世界著名的作家们,说那些作家们的生活经常是在普通人眼中一团糟。
比如说有乞丐作家,这样的作家会把自己当乞丐一样扔在大街上,然后进行乞讨,从中获得乞丐的最真实的心理;
比如说有囚犯作家,这样的作家会把自己扔在监狱当中,和那些正儿八经的囚犯日日夜夜的生活在一起,从中来吃来穿来住来行来听来思,获得了关于囚犯一族的最真实的材料;
像这样的作家,他们写出来的作品,必定是获得众人的青睐的,他们的生活却就是这样,对我们普通人所不能够接受。
为此,布兰德说:真正有天才的人,总是习惯性的在行动中磨砺自己。
我们这一群在简书里写作的人,相信你也能够在行动中磨砺自己,那么你能够把这种磨砺,当成生活中习惯性的行动吗?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有一句话问问自己,或者有一句话来回答自己:如果能,你就能够成为作家;如果不能,那么你就只是一位作者。
充其量,我们大家都只是一位作者。
6
在简书里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人,因为写的作品比较多,被简书签约。
这本来是极好的一件事,是简书对他的肯定。
可是一旦被签约之后,却发觉这位作者却不肯再接着书写下去,是才思枯竭了呢,还是转移阵地了?这些答案不得而知。
不知道写长篇连载小说的作者们有没有这样一个发现:在动笔之前,能够按部就班的构思一个故事。但是展开纸笔需要写作的时候,那些流畅的文笔已经飞到九霄云外。这样,他构思好的故事一下子变得难以企及?
亦或者写下了一部作品,刚开始写第二部的时候,便有些缩头缩尾,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作品,和前一部如果雷同怎么办?如果没有突破怎么办?如果没有人喜欢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有的时候要靠灵感,有的时候靠的是坚持,还有的时候靠阅读,靠别人的帮助。
在这个解决的途径当中,有的人从此掉队了,有的人依然在坚持。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掉队了?还是在坚持的呢?
7
在这一章的结尾,布兰德告诉我们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
对一个人性格中的两方面,可以同时进行训练,让这两方面协调一致,发挥作用——也就是进行学习和训练时,必须认为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在学习前辈们的技巧批评理论的时候,你是一个人;在进行书写训练的时候,你又是一个人。
对于这一段结论,我想说的是,当你是两个人的时候,你是作者,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成为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