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第6章1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文盲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高。而如今,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在于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之一种新的现象出现了——盲。
这个盲,是无知的盲从。一旦孩子出现了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往往不再有耐心去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和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了医疗,所以为了孩子大脑和意识的疾病越来越多。
活泼好动的成了多动症,内向孤僻的成了自闭症,迟迟不说话的成了愚痴症……总之,原来很少见的病在现在都会高频的爆发出来。在这里,单单说自闭症和多动症,因其事关儿童整体行为状态涉及比较多,目前成为最大的两种流行病。
自闭症从何来,是先天呢?还是后天形成的呢?现实中,我们几乎没有人关注过他,我们所关注的是一些电影里的宣传,或者某些媒体或某些相关机构的宣传,他们无视常识,把自闭症的发病率炒到了1%,甚至更高。要知道白血病的发病率大约是10万分之二三。这原本就是国际的玩笑,但很多人却盲目的相信。当然,一切煽动性的宣传瞄准情绪比瞄准理性效果好得多。盲从自然也能理解了。
如果说自闭症是一种病,正常状态下,它有先天的形成,也有后天出现的,但决不会有那么高的发病率。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我们早就发现,几乎所有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都是亲子关系连接不良的后果。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儿童早期与母亲接触的机会匮乏,而是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教养态度的不得法。
当然,针对个体而言,可能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相关研究机构的成果如下:
1、孩子在婴幼儿期,尤其三岁前和母亲父亲接触很少,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带。
2、工具过多的介入生活,如过度的使用电视,电子产品,婴儿车等,孩子缺少语言及情感的交流环境。
3、在吃饭睡觉,大便等日常生活问题上,加强对孩子进行过度训练。
4、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几乎事事代劳或处处指令。
5、对孩子限制太多,总是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6,监护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或用冷暴力惩罚孩子。
7、夫妻感情长期不和家庭气氛长期压抑。
8、直接监护人性格强势,凡事不容他人质疑。
9、家中少书或无书,很少有亲子阅读时光,孩子没养成阅读习惯。
10、孩子长期缺少玩伴,成长环境过于单调。
即使有以上情况,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只要不严重,对孩子影响并不大。只是这些因素叠加多、程度深,才会造成创伤性成长环境,尤其对那些生性敏感的孩子,心理不断受阻,又无法建立自我成长通道,才容易形成自闭症。
亲爱的父母朋友,如果你了解这些,相信你会注重亲子之间的沟通,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再忙,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这样孩子的童年生活才会更快乐,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