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的户外

2023-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有美一朵

        喜欢户外的人,从不因天气的炎凉而停止脚步。无论什么样的天气,走就是了。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有无数步迈出去。

          当知道这周六可以放松一天,我立即约好山友,定下目的地:长清万德鸡鸣山的麻衣洞。路途遥远,单单在路上就要两个半小时。地铁公交倒了几倒后,终于来到了万德汽车站。早晨还有些凉爽的风。但渐渐的骄阳如火。走在烈阳下几分钟就大汗淋漓。幸亏我带的防晒设备比较靠谱。带的水也给力。

          老远就看见半山腰的麻衣洞了。只是穿越盛夏的茂密植被有些小困难。不过密林深处的一株黄澄澄的杏树,成功的吸引了我们两个人。这棵杏树枝干粗大,树龄应该不小了,却依然硕果累累,满树金黄压枝低。地下已经密密的落了一地。看来这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树。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山友摘,我地下捡。只是因为树正好长在陡峭的斜坡上。采摘捡拾都不方便。

        橙黄的杏都熟透了。落在地上就摔烂了。我捡起几个捏开吃。绵软甜香。这是我这个季节吃到的最好吃的杏。已经摘了满满一大塑料袋子了,要不是担心背不动,山友还想再摘。

        我们向着麻衣洞前行。茂密的荆棘酸枣,时不时刺到身上,又疼又痒。好在这走过一段茂密的灌木丛后,就见到了隐在草丛里的石头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了被当地人称为“红门”的人凿石佛堂。洞内后侧及北壁下有宽大的供台及石龛,据悉原有石造像,现已不见踪影。我一度怀疑那个供佛台是麻衣道士的练功床。规规整整的长方形,平滑如镜的台面,真不敢相信这是在山石上硬硬凿出来的。巧妙的是是门槛底下还有一个巧妙的小排水口。四周许多大的廊柱石口。当年这座小山洞一定是彩绘华章,不然如何被称为“红门”呢?

  洞内石壁上有好几处时刻。根据洞内南北石壁及西侧石壁上的三方石刻题记,可知此洞应该凿于明嘉靖年间。后来明万历年间有些来往泰山进香的官宦路过此处留下的题记。

  洞外的山崖上的三方石刻题记,一方为清光绪时期的重修记载,一方为善人名录,而最大的一方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方位于洞口外山崖的最北侧,是明朝重臣李邦珍撰写。

  此题记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石刻的上方有四个大字:混元天地。此碑刻为明嘉靖丙寅年的“三清洞记”。文中有:“泰山之北,灵岩之南,左凤口右麻衣,三清洞在焉。錾崖为室,砌石作阶,高可半丈,而加阔一丈。而少森巍幽旷俨然人间洞天,中塑神像三尊元始,旁穴云窝二居禅士,肇造嘉靖壬寅迄工甲子”。由此可见,此洞初凿于嘉靖壬寅年,而完工于嘉靖甲子年。此石刻由明嘉靖年太仆寺少卿奉敕提督马政前河南道监察御史邑人李邦珍撰。

      真正的麻衣洞在此石洞的北面,是一处天然洞穴,高近20余米。我和山友登上第一层山洞。我们打开手电,钻进去。顿觉浑身沁凉。山洞长约十多米,不过却也迂回两段。走出这第一层的洞穴,抬头望向第二层洞穴,只能望洞兴叹了。一整面陡峭的崖壁,在贴近另一侧的崖壁留了一个豁口,也行就是那位麻衣隐士给磊砌了一堵高约三四米的垂直石墙,就把崖壁严丝合缝的接起来。我只看一眼就知道自己上不去。今天只我们两个人出行。虽然带着绳子,即便我被山友脱上去,可是又如何下呢?山友看出我的犹豫,他也故意说太陡峭了,没有一点树木的遮挡,咱们就不上去了。户外,永远是安全第一。咱们俩看看就好。

        山友博学多识,他说据《灵岩志》记载:麻衣洞在鸡鸣山南里许,乃宋麻先生李坚栖隐处。《灵岩寺》也有一种说法,称元代隐士麻衣先生李坚曾隐居于此,故名。

  古代道士隐士多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认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意即圣人们能通过天地的壮美而通晓万物的原则。后世道士隐者们深受这种思想影响,多在名山大川中感受天地以通万物,以求通万物而成道。

        于是他们多选择山势险峻之处,依山势修建道观洞府等来禅修。只为能择天地之祥瑞,潜心修行自我内心的丰盈。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此处既然上不去,周围一定有通往山顶的路。于是我们沿着麻衣洞右行。很快发现一条小道。只是久无行人,再加上植被的遮盖,路很不明显。于是我们边走边找路,一路左奔右突,终于在灌木丛里杀出一条通往山顶的路。

      山顶更多低矮膨胀的灌木丛,酸枣树,枝干在山风粗粝的打磨下早已钢筋铁骨一般,酸枣刺更是厉如钢针。头顶又太阳炙烤。户外,还真是有点自讨苦吃。一路跌跌撞撞,忽然一处断崖。以为山穷水尽,山友敏锐的发现下断崖的通道。只是他灵敏矫健轻松自如。而我则需要他绑好绳子,再在下面托服指挥。我人矮退短。往往伸半天腿够不着一个落脚点。山友就毫不犹豫的贡献他的肩膀、膝盖让我踩踏。有时还不得不需要山友直接把我抱下去。

          前行的路上,又有好几处需要拴绳子的断崖悬路。因为这一条山脊线由好几座山一线绵延。而两山相接之处,就需要不断的下山上山。而且这些山的山峰多峭拔险峻,崔巍诡谲。一路上,好几处以为是绝路,却又于绝路中发现如一线天之类的上下攀岩之路。山友大哥一共拴了五次绳子,而每一处他为了接应我都要爬上爬下好几次。对一个人的体力、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验。果然户外爬山徒步有个好队友是多么难得的啊!于茫茫人海中,感恩我的遇见。

        天已过午。在爬下最后一个三四米高的断崖后,我和山友都有些疲累困饿了。好在此时我们也终于来到了景区的栈道上。于是休整吃饭喝水。之后就沿着栈道下山。想不到中间还有小波折。这原来是一条荒废的栈道,走到尽头被落石和倒树截断。又无路可走。幸好山友发现了一个路标,估计应该是下山的路标。于是我们爬出栈桥栏杆,沿着路标下行。终于踏上了大路。太阳炙烤,热气一下子从脚下升腾起来。

        户外的魅力,应该就是这样充满着各种未知的挑战与应对。盛夏的这次户外,让我又一次的爱上了这种未知的挑战。与同频的人,走未知的路。放空大脑,甩掉生活冗杂,只管跟着山友走。青山静默,草木荣枯,泉溪自在,山花妖娆。“万类霜天竞自由”。人又何必羁绊自己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