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习惯】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文稿
星星爸爸刻意练习音频转文字,和易效能伙伴一起学习践行陶娅老师的《亲子时间管理30讲》。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94982/4ff4a6bc43c627a4.jpg)
http://xima.tv/E70jyb
大家好,我是易效能的陶娅,也是孩子们口中的丫丫老师,很高兴和大家相约在喜马拉雅。
【好习惯的基础】
①〖调整作息充分睡眠〗
我看到前面的节目里啊,有的听友给我留言说,也希望进行亲子时间管理,但不知道从何做起,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从调整作息开始,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充沛的精力是你践行时间管理的基础。如果每天都电量不足,只关注在时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上面,那再好的工具都很难实施,专注、高效也都会沦为一句空谈,所以请各位家长务必要在这部分引起重视。
②〖充分运动〗
当你调整好孩子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在培养行为习惯上面下功夫了。
【好习惯的认识】
①〖习惯的形成〗
行为的不断重复积累
要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要了解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习惯的养成是个行为积累的结果,不断重复的行为,最后就形成了习惯。这好的行为,它不断重复会成为习惯。那不好的行为要是不断重复,自然也会成为习惯。
人的一生就是习惯的影响
人的一生都受到了习惯的影响,绝大部分时候控制我们行为的,就是习惯。孩子在某种行为中获得满足,他就会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
年龄越小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
年龄越小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机,但遗憾的是很多的家长在幼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每天的一言一行以及日常的生活规律对于孩子所带来的影响。
②〖养育的误区〗
婴幼儿期
——温柔的爸妈+萌萌哒宝贝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甚至是在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因为他没有学习任务,每天的时间也很充裕,所以我们看到父母和孩子相处模式,大都是温柔的爸妈加上萌萌哒的宝宝。
——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孩子通过哭闹撒娇满足愿望
孩子呢,也学会使用一些哭闹撒娇等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让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
小学时期
——爸妈唠叨
可是等到一上了小学,有了学业的压力还有竞争,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家长们一着急就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哪儿不对就说哪,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让自己呢养成了唠叨的习惯。
——孩子闭耳神功
孩子们也慢慢练就了话从耳边过、全当没听着的闭耳神功。这念叨了800回都不起作用的话,从今天开始咱就别说了,再多一遍也没啥用。
③〖习惯的重塑〗
好习惯之前对应了坏习惯
仔细去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你会发现,大部分你所期待他养成的好习惯背后,其实都对应着一个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所以呀,要想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咱们需要先改掉坏习惯。习惯的重塑可比新习惯的建立更加困难。
——案例:拆楼再盖楼
如果我们把习惯的培养比作修大楼,这建立新习惯就好比是在一块空地上来修房子,而习惯的重塑,就好比你要先拆楼再盖楼的工作。
——孩子年龄越大,拆建过程越困难
可是有的父母忽略了,这拆建,它也是工作量啊,先拆后建的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孩子的年龄越大,你面临的拆建工作就越困难。
合理期待
所以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得对孩子重建习惯这件事,有一个合理的期待,明白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但是绝对值得我们投入。
金句: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衡量教育有没有成功,就要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2个必要条件】
①【父母榜样的作用】
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
⑵孩子的行为习惯结果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我们父母。
⑶父母的榜样力量
所以在亲子时间管理系统当中,父母的榜样力量始终排在第1位。身教大于言传,讲多少道理,都不如身为家长的我们先去做到。如果你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会让不爱阅读的孩子更容易跨越阅读的障碍,如果你可以陪伴孩子运动,也可以让孩子从枯燥无味的运动当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案例:丫丫孩子的运动习惯。
我自己从小就是体育特差生,我家儿子也继承了我不爱运动的习惯。刚上幼儿园,老师就发现他特别懒,不喜欢动,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可以看好久的书,但是一到运动的时候啊,他就躲在最后面。
妈妈自己先跑步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强迫儿子运动,而是先让自己动起来,每天坚持跑步,回家和孩子去分享今天跑步的体会还有感受。
创造运动机会
上学路上带着球
放学以后呢,也带他参与到各种攀爬活动当中,去锻炼他的肢体力量,甚至在上学路上我们都带着球,在路过小公园的时候和孩子玩玩拍球的游戏,
尝试各种花式运动
绝不放过任何可以让他运动的机会,不断让他去尝试各种活动,并且从中找到兴趣。因为妈妈的改变,儿子开始把运动当做是生活当中一些自然而然的事情。
自制勋章收获成就感
当时机成熟时,我用一套自制的勋章,让儿子启动了跑步这个曾经让他非常讨厌的运动。
⑷放弃全能父母的完美心态
教育是需要时机的,但找到时机的前提是父母榜样的力量,我们要放弃成为全能父母的完美心态。
记录所有想法
你可能有满脑子的想法,却找不到行动的入口,那就先记录你所有的想法,
找到行动入口
再从中挑出当前最需要解决、最重要的一项,
然后围绕着这项内容找出所有的阻碍
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最后围绕这项内容把目标分解到最小单位,
投入全家的力量,一起和孩子达成这个小目标。
②【父母的陪伴和鼓励】
除了榜样的力量以外,习惯的养成和陪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家人的陪伴,习惯很难养成,重塑习惯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⑴每个孩子都有向阳的心
人们与生俱来的除了智慧,还有惰性和畏惧困难的本能,
我相信每个孩子刚开始都有一颗向阳的心,他们都期待自己变得更好,获得父母和身边人的认同。
只是因为有的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确有效的鼓励,在挫折和打击当中逐渐放逐了自我,以此来保护自己。
⑵基础的养育不是陪伴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陪伴呢?孩子们需要的是互动式的陪伴,而不是单向的指令,所以深度陪伴对于习惯的养成非常的重要,每天接送孩子,洗衣,做饭,洗澡等等,我把这些称之为基础的养育工作,还谈不上深度陪伴。
⑶深度互动式陪伴
深度陪伴
深度陪伴跟时间的投入,它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但是却和家长的注意力绝对正比,
互动式陪伴
深度陪伴需要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制定明确的规则,
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目标当中,
通过加强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而不仅仅只是管教而已。
父母的榜样和陪伴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条件,达成这两个条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借助定时,这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固化习惯。
【好习惯的方法——定时】
①〖什么叫定时呢?〗
就是固定时间。固定时间不断重复发生的行为,他就会养成习惯。
如果你希望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最好能够设置固定的读书时间,哪怕一开始15分钟,当孩子养成这个时间翻书的习惯,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之后,就可以逐步增加时间了。但要注意的是,最好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窄幅变化的固定时间段,这样能够有利于一天的时间管理。
②〖全面关注重点突破、欲速不达〗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比较大,面临很多的行为问题,需要纠正,你也不用着急,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从什么都不管,到什么都管,反而会造成孩子强烈的抵触情绪,欲速则不达。
我们应该遵循全面关注、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小目标开始,帮助孩子在旧有的坏习惯上一点一点前进。
不做横向比较,不跟别人比,
教会孩子和昨天的自己作纵向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
拆建重塑坏习惯的过程
同样都是做作业的拖拉,昨天都花了2小时,今天花了1小时50分钟,如果你明白孩子还在拆建坏习惯的工作当中,这房子还没拆完,不能期待新楼修建速度的时候,就能够真的发自内心去理解孩子,
给予他鼓励,帮助他不断找到下一步的挑战,
一个个击破,逐步建立成就感。
【结束语】
今天的节目里我给大家分享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两个必要条件,一个主要原则,还有一个方法,你都记住了吗?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我讲了多少,而是你真正用了多少,希望你能够在每期节目听完之后,结合音频内容,联系你的生活去进行反思,并且呢要找出下一步的行动,这样你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
节目接近尾声,丫丫老师也想给那些希望成为孩子榜样,却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还很混乱的家长,推荐叶老师的时间管理100讲,这是一个关于成人时间管理的免费音频节目,搜索易效能,选择叶武滨时间管理100就可以订阅了。
好啦,那今天的分享呢就到这里了。记得在节目下方给我留言,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