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怡华

阅读书籍:《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

阅读内容:第3章

阅读前自我提问:被忽视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有哪些不同于常人的表现?

书籍中的解答:

作者指出,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成年后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他们通常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缺陷,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的童年对现在的生活会发挥哪些作用。但是,无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倾向于责备自己。

那么,这些被忽视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有哪些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呢?

这里主要提到了10大特征,分别是:

(1)空虚感,也可以说是缺失感。具体表现有情感麻木,或者质疑生命的意义,经常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等。

(2)反依赖,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也恐惧依赖他人的倾向。具体表现是情感上有所疏远,更喜欢自己做事情,很难开口请求帮助,或在亲密的关系中不舒服等。

(3)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具体表现是很难确定自己的才能,过度强调自己的弱点,很难说出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不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看法等。

(4)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满怀同情。具体表现是你无法容忍自己的错误,你对自己比对别人更加严格,或者其他人经常会说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等。

(5)负罪感和羞耻感:我到底怎么了。具体表现是试图隐藏自己的情绪,不让他人觉察,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倾向于压抑感情或避免动感情。

(6)对自己生气、自责。具体表现在经常感到厌恶自己、有自我破坏的行为或倾向,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不能更正常等。

(7)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如果人们真的了解我,他们不会喜欢我)。具体的表现是害怕与人亲近,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哪怕是最好的朋友,或者避免主动交朋友等。

(8)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具体表现在人们有时会认为你傲慢,待人疏远,甚至可能是冷漠,或是你不喜欢那种有人真的很需要你的感觉等。

(9)自我约束能力差。具体表现是你是个拖延者,你觉得自己很懒,很难遵守最后期限,或是倾向于过度进食、喝太多、睡过头或超支等。

(10)述情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无法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具体表现是有易怒的倾向、经常对别人的行为感到纳闷,生气时往往是过度或爆发性的,你的友谊缺乏深度和实质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