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管理之一:经验积累

2021-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Leesper

一. 什么是经验管理

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人类通过日常实践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由人亲自参加的现实的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叫做直接经验;从书本上学到的,或者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叫做间接经验。积累的经验需要管理,才能更好的运用,然而经验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不但经验的积累很难,传递也难。经验管理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经验进行无差别的分类和归档就可以了,要为运用经验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收集。经验管理就是将直接或间接经验进行梳理、加工、存储并运用分享的过程,体现的就是哲学上说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经验管理.jpg

经验管理方法能够解决3个问题,帮助组织或个人创造最大价值。一个人不掌握系统化的经验管理体系,要用的时候调取不起来,就永远会觉得自己存储的经验不够。经验管理能够将无穷无尽的孤立的知识点串成线,产生联系,形成系统,解决信息零散导致的信息缺失错觉。对信息要有所取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什么该重点留意,什么不需要过脑子,否则学的太多信息量太大,记不住自然也不会运用,经验管理要解决信息过多导致的信息过载的问题。没有方向,积累是发散的;没有积累,进步也无从谈起。只有运用经验管理方法,在同一个方向进行持续积累,才能查漏补缺,形成核心竞争力

经验管理模型.jpg

经验管理的3步循环模型,积累是前提,整理是手段,运用是目的。 首先,用特定的方法记录工作和生活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工具、素材和信息等要素。然后各种经验经过整理和加工,放入知识体系中方便调取。最后把经验用起来,解决职场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这篇文章要介绍的主要是各种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技巧和方法。

二. 用卡片法积累生活经验

卡片是经验积累的最小信息单位,可以大幅度降低认知负荷,是一种小而美的方法。在运用卡片法积累经验时,遵循以下3个原则:

  1. 尊重原始数据,不擅自修改专业名词和定义
  2.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体量不宜太大
  3. 有自己的见解,它是对输入的再创造和加深理解

针对不同的经验,有不同类型的卡片可供使用:行动卡、思维卡、灵感卡、技巧卡、金句卡和术语卡。

卡片分类.jpg

2.1 行动卡

行动卡用来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要详细写出行动名称、行动的原理、具体行动步骤,最后标明出处。

行动:SMART原则

原理:

  1. 特定的(Specific):提到问题的关键点,表达为更加特定、具体的目标;
  2. 可衡量的(Measurable):用量化的指标描述问题本身和解决目标;
  3. 可达成的(Attainable):必须是可达成的;
  4. 相关的(Relevant):陈述与初始问题必须有相关性;
  5. 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必须有时间限定。

具体行动:比如目标是“减肥”,那么问题陈述为:“在3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减肥,包括跑步、跳绳和游泳训练,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对照SMART原则检查下:

  1. “3个月的时间内”满足T原则;
  2. 减肥以及要进行的内容符合S原则和R原则;
  3. “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符合A原则;
  4. “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符合M原则。

出处Ref:IDP课程L2

2.2 思维卡

思维卡用来记录那些刷新了你的认知的理论模型、推断证据或观点洞察等等。先用一句话描述该思维,然后记录原有认知和现有认知,给出例子并注明出处。

思维:二八法则

原有认知:以往我认为,要准备的足够充分,足够全面,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一直在准备,从未真正开始解决问题。

现有认知:“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关注那些能产生80%结果的20%核心要素,衡量每一个任务的投入和产出,专注于高产出的任务,忽略高投入、低产出的任务

例子:人性是贪婪的,是面面俱到的,容易在细节上花费大量时间,但大方向上没把握好。问题的研究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自己要果断舍弃那些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的问题。所以要大胆地去掉哪些和中心目标关联不大的任务,多做减法多聚焦。

出处Ref:《麦肯锡方法》

2.3 灵感卡

灵感卡比较简单,就是一句话记录一下能够给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提供灵感的点子。

2.4 技巧卡

技巧卡用于积累学到的技巧,包含关键词、技巧和出处。

关键词:抗干扰

技巧:断点记录法。在工作被打断时,快速在便签下记下当时的工作思路及接下来要做的步骤,再记下时间;回到工作上来时,记下时间即可。

出处Ref:IDP进阶课之行动管理

2.5 金句卡

金句卡收集那些你觉得写得好的文字,记录句子、作者和出处即可。

句子:好谈兵者,其阅历必浅;好攻人短,其自修必疏。今与诸君子约为务实之学,请自禁大言始。做一件,算一件,行一步,算一步。读书人之通病,往往志大言大,而实不副也。

作者和出处:曾国藩,《劝诫浅语十六条》

2.6 术语卡

术语卡记录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作者特定黑话。要记录术语、定义、理解、例子和出处。在制作术语卡时,注意找术语最开始出现的论文或资料,知道谁第一个提出该术语,要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被二次加工的内容误导。

术语:议题树

定义:管理咨询行业在拆解复杂问题时会使用议题树作为工具。

理解:

(1)议题树由核心议题、关键议题和细节议题构成

(2)核心议题就是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目标

(3)关键议题类似于OKR方法中的关键结果

(4)细节议题则是对关键议题的进一步拆分

(5)议题树的拆解方向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横向拆解将问题拆分成各个组成部分;纵向拆解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6)MECE原则:ME是”Mutually Exclusive“的缩写,表示相互独立,拆解出的子问题不能有重叠,重叠意味着思维混乱;CE是”Completely Exhaustive“的缩写,表示完全穷尽,没有遗漏,解决完所有子问题就意味着解决了原问题

(7)同一层面原则:包含同一维度同一层次两重含义。维度是指思维的角度,比如对笔记本电脑的观察可以从功能的角度,也可以从外观的角度,这里的”功能“和”外观“就是不同的维度,同一维度就是要保证同一个议题下面的子议题都在一个角度上;而”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比如助理和总监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例子:将“提高销售额”的目标拆解为“提高现有客户销售额”和“增加新客户”

出处Ref:《掌控工作》邵文瀚

三. 用结构化思维积累工作经验

ORID.png

3.1 ORID模型

ORID模型是对职场中完整的任务/事件进行结构化经验积累的方法论模型,包括客观(Objective)、感受(Reflective)、反思(Interpretive)、行动(Decisional)4个环节。

  1. 客观(Objective):记录你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感触到的一切
  2. 感受(Reflective):记录你的喜怒哀乐、开心、兴奋、失望、恐惧、难受等等
  3. 反思(Interpretive):展开对事实的分析,形成你自己的理解、反思
  4. 行动(Decisional):基于事实形成你接下来的打算、下一步的行动

ORID模型以事件或任务为核心,强调一事一记,让积累更有针对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思维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成熟心态,因而具有广泛适用性,可以在各类组织、各类情形下使用。一些基于ORID方法的模板,有每日反思清单学习总结清单事件回顾清单等。

3.1.1 每日反思清单

O:

  1. 关于今天的工作过程,我记得什么?

  2. 我今天完成了什么工作?

R:

  1. 我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2.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3. 今天的低点是什么?

I:

  1. 今天学到了什么?

  2. 今天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什么?

D:

  1. 我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

  2. 有哪些事情需要明天继续努力?

3.1.2 学习总结清单

O:

  1. 我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2. 我今天输出了什么成果?

  3. 我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

R:

  1. 学习的过程是无聊、还是平静、还是愉悦的?

I:

  1. 是否有学习的爽点/共鸣?爽点/共鸣是怎么形成的?

  2. 是否有学习的卡点/阻碍?卡点/阻碍是怎么形成的?

  3. 回忆一下收获最大的3个要点?

D:

  1. 学习过程是否需要改良?

  2. 哪些知识我要去用起来?

  3. 哪些知识我需要补充学习?

3.1.3 事件回顾清单

O:

  1. 有哪些人、事、物?
  2. 哪些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3. 我观察到什么?

R:

  1. 我的直觉反应是什么?

  2. 事情怎么发生的?

  3. 事情发生时我的感想是什么?

  4. 什么让我觉得惊讶、意外?有趣好笑?什么让我感受鼓舞?很受感动?什么让我沮丧?让我特别难过?

I:

  1. 有什么关键的转折点吗?

  2. 事情中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3. 它为什么对我很有意义?

D:

  1. 有什么要改变的?

  2. 有什么要发扬的?

  3. 对应的行动是什么?

3.1.4 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举例

O:

  • 过程:随着运营服务不断深入,我发现用户对如何更好使用产品以及相应食谱有很大需求。因此我希望产品能开发出可以展示产品使用教程和视频的视频图文功能。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开发出相应社交功能,让用户可以咨询交流,晒出自己日常做的美食
  • 结果:由于社交功能开发周期较长,决定先开发可以展示产品使用教程和食谱的视频图文功能,解决用户最核心需求

R:

  • 情绪:需求太多太杂,有点无从下手
  • 联想:面对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很多电商巨头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解决核心需求

I:

  • 注意事项:为了满足尽快交付,虽然社交功能从简设计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初版用户不满意,会降低用户对后续版本的期待,风险比较大,所以还是先开发视频图文功能,根据用户反馈再上线社交功能,这样是最稳妥的
  • 思维方法:决定采用MVP思维,先解决核心需求,再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优化

D:

  • 下步行动:尽快开发视频图文功能,尽快上线,快速迭代
  • 适用场景:新增产品功能和模块,开发较为复杂的产品和功能

3.2 无条理性工作的条理化

结构化思维.png

面对工作中琐碎、杂乱、没有条理性和思路不清晰的内容,要用结构化的底层思维去应对。即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把零碎的想法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最后变成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化思维的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从1个中心论点演绎出3-5个分论点,然后不断向下衍生出新的分论点。

3.3 重复性工作的流程改进

模板思维.png

面对重复和繁杂的工作任务,要用模板化的底层思维来应对。将重复性工作做成标准模板,借助软件工具进行批量化处理,就能够把自己从简单的执行者锻炼成具有全局思维的管理者。

梳理重复性工作时,首先要进行深度分析并提炼出共有内容。考虑各组成要素,例如时间的发展顺序,相关的人、事、物,或者事件的组成要素,整理出重复性工作的标准模板,然后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地使用模板中的流程处理工作,并不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ECRS分析原则.png

ECRS分析原则是一种用于改进工作流程的方法,有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4个关键要素:

使用ECRS分析原则改进工作流程,要先对目前工作内容进行罗列和整理。然后分析调整,重新排列整个工作流程。最后进行测试检查,调整或增加必要的步骤使其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