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到底看什么

2022-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初几开门

由于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以本国货币在本国的价格水平上进行测算的,应找到一个货币转换因子将其转换为在同一价格水平以一种共同货币表示的数据

196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委托,正式开启了国际比较项目,大致确定了国际计算货币的转换因子以,以及用于对比的汇率法(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和购买力平价法。

目前的方案是将购买力平价作为国际经济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而汇率法则作为重要参考的地位存在。

购买力平价法在理论上更加健全,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问题,而汇率法在移动平均年限和是否将基准年作为中间年或终止年的选择上存在问题。

而这使得这两种方法的测算结果会存在不一致,使得GDP核算本身可能存在问题,因此现在国际GDP比较是一个增量而非存量的概念,只从GDP总量和人均GDP角度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过于片面等。

因此但从理论层面上看,购买力平价拥有简单的逻辑和直观的表达,比如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不一致,就决定了现实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不可避免。

总体来说,以中国为首的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因此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偏离市场汇率的程度能够较好的解释经济增长极其潜力的趋势。

拉美地区国家的物价和汇率水平波动最为巨幅且频繁,同时伴随着多次货币危机与经济危机,因此其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偏离市场汇率的程度就呈现出频繁无序波动的特点。

由于北美货币在金融市场中具有统治地位,所以其购买力平价与市场汇率几乎无关,对经济增长潜力的解释能力非常弱。

因此,我们在做现实宏观经济分析时,就应该从人力资本、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水平、国际市场影响力等指标进行多方面对比。

考虑环保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重要议题,随后必将面临“环保许可与准入”制度,所以绿色GDP也将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乐部长强调,“中国的经济总量超不超过美国我们不感兴趣,也不是我们的追求。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要知道,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2亿多中国家庭没有抽水马桶,中国人获得大学本科以上教育的比例仅有4%,而美国却有25%。这才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努力去改变的。比起GDP是否超美,我们更看重我们在思想观念、治理能力和对世界所作的贡献等方面实现赶超,要力求更先进、更符合人民期盼、更顺应时代潮流。”

从经济学分析,我觉得不但完全正确,而且比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