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未上映就险遭封杀的电影
《第十五条》
2020.08.08
有一种不公叫习以为常
这是一部2019年6月上映的电影,
这部完全根据真实时间改编的电影,
在上映前,印度婆罗门社向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要求禁映此片。
还在各大影院举行抗议示威活动,试图阻止影片上映。
但这次婆罗门没有得逞,
这部片才得以面世。
01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在开始影片的介绍之前,阮阮觉得应该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印度的种姓制度。
马克思曾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种姓制度。”表明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维持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制度。
种姓制度分4个阶级:婆罗门(祭祀贵族)、刹帝利(政治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佣人)、贱民(不在种姓制度内,被开除人籍,不算人)各个阶层禁止通婚。
我们来看看一组数字就可以更清晰的理解:
从人口数量上看,婆罗门约占5%,刹帝利约占4%,吠陀约占2%,首陀罗占比最高,达45%,贱民约占18%。前三个种姓长期垄断国家政权。
据统计,2002年,5%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32%,201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47.6%。2019年,10%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60%。而在贱民中,雇农占35%,佃农占45%,还从事清洁、捕鱼、收尸、做苦力和耕田等工作。
印度社会中90%以上的贱民是文盲,婆罗门是知识的垄断者,低种姓没有平等求知的权利。
贱民没有人权,因为不属于人,每次去店里买水或者茶都会有专门的一次性陶杯给他们,喝完即摔。
1947年8月15日印度从大英帝国中独立出来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正式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但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影响依然相当深远。
比如现在的印度电影行业就是高种族人才配进入的行业。我们熟悉的阿米尔汗就是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高种姓“阿什拉夫”,相当于印度教的婆罗门。
02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习以为常
今天我们的故事的主人公叫阿杨,是高种姓的警察局副局长。
他刚从欧洲留学回来,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并不了解。
经过一个村子,他想买瓶水,但却被本地警察阻止:他们是贱民阶层,长官。他们碰过的水,我们不喝。我们不能碰他们,哪怕他们的影子,也不能落在我们身上。
可是一转头他却和门口的大黄狗玩得不亦乐乎,
什么叫做人不如狗。
阿杨很快就需要处理他到任的第一个案子,有两名低种姓女孩被吊死在树上,年仅14、16岁,法医鉴定时发现她们被多次轮奸。
由于死去女孩贱民的身份,且两位女孩生前很是要好,当地的老警察达夫想以女孩是同性恋,令其家族蒙羞,因此她们的父亲杀了她们为由,草草结案。
然而阿杨不会就此罢休,依然要把案子查下去。从不断的取证中得知,原来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女孩想涨3卢比的工资。如此卑微的要求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可见在印度贱民的身份是多么不被尊重。
更为悲哀的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种姓制度显然已成为他们的习以为常。在调查过程中,阿杨让警卫给受害人的家属们倒水,他们居然全部用手拖着喝水而不使用杯子。低种姓人在高种姓人面前就好像牲口一样,不能反抗,甚至不能用杯子喝水。
令人尤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两个大活人死了,另一个下落不明,大家居然都觉得无所谓,好像是外国的事情一样,电视上、城市里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好像死了几个低种姓的人根本不值得关注一样。
但可怕的是,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掩盖事实的真相,正直的女法医被威胁不允许报道真实的尸检情况。
阿杨面对本地警察的推脱、中央调查局的阻挠却丝毫没有退却,他亲自下到泥地中寻找最后一个失踪的女孩,最终在废弃工厂的管道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女孩,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
原来是由于女孩想要加工资,工厂老板不肯,她们于是去到另一家公司上班,工厂老板不忿于是把她们抓到学校,跟另外两位本地警察一起殴打轮奸的她们。赤裸裸的勾结,怪不得之前的胖警察一直想要草草结案,原来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看完这部影片一方面我非常佩服印度电影针砭时弊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为这折射印度种姓制度虽被废除依然充满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印度,你的姓名和出身几乎决定了你全部的命运。
时至今日,印度的封闭式寓所里,他们乐于实行种姓隔离,让司机、助手和女佣远离我们,去乘坐不同的电梯。
我曾经看过一对去印度旅游的博主视频,就清晰的看到在印度的酒店,印度的贱民是没有床的,他们就席地而卧并且还觉得安然自在,似乎印度人民对于种姓早已习以为常。
正是因为这样,印度贫民窟的人们才会真正一辈子都走不出他们的“舒适圈”,他们从骨子里已经认命了。
就像《何以为家》中的爸爸妈妈,他们种姓低,他们穷,越穷却还生的越多,他们的子女都没办法受教育,只能世世代代在这样一个轮回里循环往复。
还是这句: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习以为常。
最后附上影片的下载链接,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