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第4章

2021-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一章的后半段。我们看文——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他的“辞”,孔子报什么样的态度?

原思就是原宪,他在孔子的门下学习,也是相当著名的一位弟子。据《孔子家语》的记载,他是贫而乐道,清静守节,也就是说原思其实生活也是比较贫困的,可是好乐学习,很清楚自己的一个志向,原思对于为官、仕途这条路兴趣不高。他的贫困程度跟颜渊差不多,就是环堵萧然,箪瓢屡空。

在《论语·宪问篇》里,孔子也相当肯定原思能够做到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多虑种种的这些德行。

《史记·游侠列传》提到原思过世400年后,孔门的后世的弟子,还是非常敬仰、崇仰原思的一个行仪,就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德,而且能够克制自己欲望等等这些的行仪,安贫乐道的行仪。

我们想想安贫乐道这四个字,讲起来好像容易,其实相当不容易做到的。孔门里面很多弟子其实生活相对的贫困,原宪是其中一位,那也就是说我们在追求高远理想的过程中,生活的富裕这件事情,就不是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否则在追求物质丰厚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牺牲我们志向的追寻。

喻:好比说我们世间人都追求功名利禄,如果我们几十年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工作只是考虑收入多寡的话,这个高远理想是难以矗立起来的,即使矗立也常常会忘记,所以安贫才能真正乐道。安贫这件事情看起来不容易,安贫又能够乐道那就更是有些难度,原思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其实是有他德行上修行的一个高度,也受到孔子的肯定。

消文:原思虽然不喜欢做官,可是孔子在当鲁国大司寇的时候,请他来作为宰,宰就是家宰,有点像今天的家里的总管,就是管理孔子家里大大小小内外所有的事情。因为孔子作为大司寇,位居高位,所以他的家宰待遇也相当的高,所以孔子“与之粟九百”,这个粟就是奉禄,给他九百斗的俸禄,这个俸禄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俸禄。原思是一个安贫的人,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这么多的俸禄,所以他就推辞了,这个推辞不是说完全都不要,而是觉得太多了,他是从自己的生活所需去看待俸禄的多寡,跟孔子从俸禄给付的常理上面去给出这样的俸禄的思考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原思跟孔子的思考角度是不太一样的。

孔子对于原思的教导是什么呢?说:“你不应该推辞,你觉得俸禄太多的话,你就去帮助你的邻里乡党这些贫困者。”对于他的“辞”,孔子报什么样的态度?

这一章跟前面冉有用自己的俸禄济助朋友,有些相似又有一些不同。所以原思这样推辞俸禄的心态,孔子给他的教导是领常禄不可辞,也就是说在官场上,俸禄是一个不会因人取舍的一个恒常的客观规定,这样的俸禄是你该得的,也是符合官场上的规定。既然是官制上的规定,就不应该推辞。当然原宪这样安贫的个性以及修为,他是宁舍勿贪,宁愿少一点,不要增长自己的贪心,所以孔子对于原思有这番的一个教诲,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否定原宪这样不贪求的一种心态,而是要告诉原宪:“你既然担任了这个官职,你这个俸禄就不应该推辞,不管是通通不要,或者是希望减少,这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而且也会让后来的继承者,就是担任官职的继位者产生一些困扰。”因为他领了该得的俸禄,人家可能认为他是贪心的。这个教诫我觉得也是意味深长。

2.  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财富的用度上我们应该遵循怎样一个准则?  如果我们把这两段合起来看的话,其实孔子要教导弟子或者要教导我们的,也就是在进退取予之际,什么该拿、什么该给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个分际要怎么拿捏?孔子曾经说“见得思义”,这个“得”,当然我们是被给予者,那同样的给别人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不管是给别人、助济别人、帮助别人,或者是获得别人的帮助或者是俸禄,孔子认为都应该用“义”作为标准。“义”就是应该,“义”是符顺于中庸之道、符顺于人情事理,所以冉有多给是不符合“义”的,原宪推辞应该得到的俸禄也是不符合“义”的。冉求的多给是过头了,是过;原宪的辞常禄是不及,所以过犹不及,两个都是没有符合中庸之道的义。孔子的教导不是斥责他们的不对,而是告诉他、告诉弟子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所以孔子教导冉求是周急不继富;教导原思是常禄不可辞,你会觉得多,用不完,你可以把它节省下来,用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孔子在财富的用度上,其实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准则:周急不继富,常禄不可辞。这个是孔子教导我们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加以考察、运用,对自己该得的事物心安理得,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分际合宜。好,这个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第4章。(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讯稍有出入。)思考题:1.  原思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他的“辞”,孔子报什么样的态度?                                2.  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财富的用度上我们应该遵循怎样一个准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