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还要知仁——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试写

2020-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二班班

知人还要知仁

大家好:

      今天我来谈一谈我对鲍叔牙的印象。我的题目是“知人还要知仁”,前一个人是他人的“人”,后一个仁是仁义的“仁”。请指正。

      在春秋五霸之中,我最佩服齐桓公,他不计前嫌,任用雄才大略的管仲为相,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然而,在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如果没有一个鲍叔牙,历史恐怕就会改写。鲍叔牙不但知人,而且知仁,在齐国的国运振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强力推荐,这个曾经射伤公子小白的管仲,在公子变成国君的时候,能不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都是问号,更不要说做位极人臣,名垂青史的美梦了。按理来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才对啊,可是鲍叔牙偏偏敢向大老板举荐这个管仲,而齐桓公偏偏相信了鲍叔牙的举荐,任用管仲为大管家,你看这是不是有点奇葩?

        奇葩也有奇葩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鲍叔牙的“甘居其下”。也许正是这个姿态,使大老板认识到这个管仲是难得的大才,终于拍板重用的吧?把比自己强的人推荐给大老板,并且甘愿让他做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个姿态看起来不难做,甚至可以说人人会做,但是古往今来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庞涓和孙膑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说庞涓对同学孙膑了解的程度,不比鲍叔牙了解管仲差。遗憾的是正是这种了解促使他使出了阴招,把才华横溢的同学变成一个可怜的瘫子,当然了,也给自己命丧马陵道埋下了伏笔。你能说庞涓不知人吗?不,他很知道孙膑!正是因为知道,他才费尽心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庞涓孙膑的故事不是孤本,若干年后,秦朝宰相李斯和同学韩非又把这个故事演绎了一遍。李斯知道秦王对他的同学韩非的文章很感兴趣,料想一旦见面势必重用韩非,于是不惜使用下三滥的手段骗韩非自杀。

        像庞涓李斯这样的人,你不能说他们不知人,正是因为知人,才使他所知的人遭受厄运或死于非命。跟鲍叔牙比起来,他们不逊于知人,而逊于知仁。鲍叔牙的仁,就是一切出以公心;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事业的利益;当这些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的时候,能以大局为重,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我之所以对鲍叔牙这个人物感触最深,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鲍叔牙依然十分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珍品。环顾左右,可以说,喜欢鲍叔牙的人依然很多。但喜欢归喜欢,自己真正想做,而且下决心做彻底的,又有几个人呢?

      知人不易,知仁更难。正因为如此,我对鲍叔牙的印象最深。谢谢大家!(981)

附:材料与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