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在我行走在路上之前,我经历了三次恐慌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月亮铺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已经是2019年了呢。

犹记得儿时的我最渴望的其实就是长大。长大了就不用受家人的管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长大,是多么值得欢欣鼓舞的一件事啊!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对长大这件事感到恐惧和慌张,可偏偏它已经降临在我身上。

第一次的恐慌,是在高三。临近高考,学校为我们整个高三年级举行了一次成人礼。我们每个人身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由自己的父母牵着,走过成人门和状元门。然后,由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每一个人颁发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

我们校长拿着话筒在上面说道:“从你们拿到宪法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就应该明白自己成年人的身份,应该学会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个选择负责。”那一瞬间,我觉得宪法真沉哪,沉的我都有些拿不动了。尽管我的父母、亲戚,都经常告诉我,我已经长大了,该懂事了。可我从来没有像那一刻一样,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大。感觉很不可置信,我明明还是个孩子,怎么就长大了?我还有很多事都不会,就要对自己负责了吗?在我身边人的同学拉着自己的父母自拍之时,我默默的把头埋进妈妈的怀中,说了一句:“妈妈,我害怕。”

第二次恐慌,是上了大学之后。我是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姑娘,没有拿的出手的才艺,没有闪闪发光夺人眼球的魅力。长得漂亮才艺出众的人在舞台上挥洒青春,引起一片叫好声,机敏善辩的人在辩论赛场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博学与风度,有着敏感的市场意识且早做准备的人从军训开始之际,就招同级学生建立联系,开始打造自己的校内购平台,在大一时就实习了经济独立且服务了同学。一群优秀的人在我身边,他们都已经去寻找自己的方向谋划自己的未来,那我呢?我的方向在哪呢?这个世界发展的这么快,快到我跟不上脚步。怎样才能让自己不被淘汰呢?对于不可知的未来,我是恐惧的,怕自己不能在这个社会中很好的生存下去。

第三次恐慌,是上次与妈妈视频之时。元旦那天,我给妈妈打视频电话,本意是给妈妈说声新年快乐,告诉她我想她了,让她开心一下,结果到引发了不少伤心事。妈妈说弟弟现在闹着不想读书,问他不想读书那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弟弟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弟弟上高中,脑子不笨,成绩属于中游,为人善良,也不惹事生非。近几年,也许是到了叛逆的年纪,性子越来越暴躁,听不得别人说。妈妈难过的对我说,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弟弟要有别的本事,出去闯闯也行,可他没有那样的魄力和能力啊。妈妈年纪大了,和他沟通不了。而你,你是做人姐姐的,你要承担起做姐姐的责任,你和他相差不大,你们能聊到一块儿……听着妈妈的嘱托,我头一次意识到,原来我要做的的从来都不只是自己本身这一个角色。我要照看好弟弟,做一个好姐姐;要孝顺好父母,做一个好女儿;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学生;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而我,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是那样的不安。同样的年纪,那么多的人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努力去做一件事也许很累,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迷茫不知去往何处的人来说这样的累都是一件求而不得的事情。

20岁的如今,我在尝试很多东西,却也害怕很多东西。这个世界告诉我们要学会孤独,告诉我们选择有时候比努力重要,告诉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它给我们提出了那么多的要求,可偏偏我就是没有在这个年纪到来之前学会考虑这些事。

我知道,这个世界我改变不了,所以我需要去改变自己。

蔡康永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现在的我在努力。纵使我有那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可还是有值得庆幸的地方,那就是我还年轻。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闯荡,去让自己成长。

我希望,我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我能见识到令我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我能体验未曾体验的情感;

我希望,我能遇见,我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我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高晓松有一句歌词很出名,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我现在,就在去远方的路上。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最渴望的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