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生活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有意义的世界之中,我们定义外界,体验世界,必先赋予其意义.
生活于我们也一样。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总会收到来到灵魂深处的叩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为什么活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与其立场、态度、举止、表达、癖好、志向、习惯,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现是一致的,听其言,观其行,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就能获知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不同的“人生意义”,造就了人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行为模式......这么多的不同,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也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那么,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怎样的人生意义才是正确的人生意义,才能有利于个人及整个人类的发展?
那就是对“整体作出贡献”!
每一个成功面对困难的人,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于珍爱他人,善于合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关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损害他人利益。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有的宗教信仰都体现出一种普度众生的思想,世上的重大变革也都是为了增加社会的福祉。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其中有温暖善良之人,有人活也有穷凶极恶的人。有的人活着为他人带来福祉,有的人却造就别人的痛苦。
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行为模式,各式各样的生活态度,各式各样的人生意义。那么,这些不同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人生意义”又是怎样造就的呢?
我们从刚刚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在儿童发展的前5年,我们就已经具备了一套行为模式,即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此时,我们对于自己和社会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持久的深层概念。此后,我们会用独特的视角来关注自我和整个世界。然后,他人对知识、人生经验的授予和解释,逐渐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因此,童年的记忆和经历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也是我们主观印象、人生印象的开始。
很多成年人的失意,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定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一直受其影响。
那些在婴幼儿时期患病和存在缺陷的孩子,他们经历痛苦的童年,过多地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果不加以引导,很难去形成正确的人生意义。
受到溺爱的孩子、受宠的孩子、受冷落的孩子,都将会导致孩子性格的畸形,不会关爱他人,合作能力欠缺,他们很容易被误导,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人生意义形成后,就很难去更改,即使这种错误的“意义”给他带来接二连三的不幸和痛苦,他也不会轻易改正。只有让他重新思考,并对自己的认知加以修正,他对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改变。
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找到了人性格的钥匙。
要想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要有合作精神;只有一个人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才会勇敢的去面对困难,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如果每个独立的个体,抱有这样的思想,又有合作精神,那么人类文明的发展将会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