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征文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祖国母亲:
您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心中有些忐忑,又有一丝激动。我是您无数子女中极为普通的一员,一个初出茅庐,自以为胸怀大志却又胸无点墨的大学生。在这个普通的大学里极为普通的一天,我想跟您说说我眼中小小的世界,以及可能极为浅薄,但,无比真实的想法。
小时候老师告诫我们要做“三好学生”,当时的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印象中只要成绩好,不打架,不顶撞老师,便可以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到后来,自己也得到了象征着三好学生的奖状,那时,疑问多过欢愉,我真的是三好学生么?三好学生究竟是什么?教室墙上还张贴着“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红色海报,当时自以为,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放学和同学一起回家,早早来到教室,上课认真听讲,不说话,便可以称得上是“三好学生”了。
再到后来,多读了几本书,被告知学生还要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便想,怎样才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要像电视里一样和敌人打仗吗?如果我上战场,会跟电视里的士兵一样被炸得血肉横飞吗?每每想及此,便一阵恐惧,想着恐怕我成不了民族的英雄,只要不做向敌人投降的汉奸便求之不得了。
上了初中,又多读了几本书,学了历史,觉得以前的想法多少有点可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对你——我的祖国母亲,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
我初中时有一个历史老师,他讲红军长征时的场景常常让我记忆犹新,不是因为他能让我们学到多少知识,而是他能让我们真正感觉红军战士,的确很了不起。到了后来进入更高的年级,也有讲课或深入浅出或风趣幽默的老师,但都不如这位讲得深刻。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红军长征的历史。”他开始用他那极为蹩脚的安化普通话一本正经地给我们上课。我们听他讲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听他讲红军战士如何不畏艰难,渡过赤水河,越过铁索桥,以及他们煮皮带,咬树根的故事,这些自然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不禁对红军又多了一分敬意。他还说,在这场征途中,死亡是免不了的,要我们珍惜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要我们居安思危。说完,他就哭了。
后来我们才得知历史老师的爷爷没有在那场与生命的长征中挺过来,战争真的是可怕的,是真的会死人的。
再后来,我们又得知他的爷爷是把自己的食物给了他的战友,跟战友说已经吃过了,事实是,他并没有。想不到,这些戏剧性的故事原来就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的历史老师,这个中年男人,在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面前泪眼婆娑,我们,仿佛懂得了什么。
我的祖国母亲,我以前竟不知道您有如此曲折的过往,以及,如此坚强的儿女。
慢慢地,我知道了江姐,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知道了黄继光,邱少云……知道了一个个前仆后继,在这片土地上洒热血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在被感动着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道照亮一方的光。
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等着我》这个节目,一家人,一起看,一起落泪,那讲的是几个抗日老兵如何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阻隔,希冀能在垂老之时见到当年一同在战场上并肩战斗的战友的故事,有感动,当你看到一个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颤颤巍巍从轮椅上站起来并吃力但坚定地站军姿,行军礼的样子,相信你也会被感动;也有失落,当你得知十几年来不停寻找和托人打听的战友已不在世的消息,也会同我一样唏嘘不已。
2015年9月3日,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个满头白发的抗日老兵又如当年那般坚毅的眼神,我不禁热泪盈眶,他们出现在了国庆大阅兵上,自豪地经过天安门前的每一寸土地,激动之情,不言而喻。
那段时间,电视台总会播放一段时间的革命歌曲以及影视资料,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朝气、热情与决心。
进入大学,对社会的思考多了一分,忧虑也深了一分。现在的年轻人,被称为祖国的花朵与希望的接班人,精神正在被侵蚀着,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看到光明的同时,不应该否定黑暗,在颂扬善良的同时,不应忽略邪恶。大多数年轻人,知道夜华、白浅是谁,却说不出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他们能清楚地记得某个明星的身高体重甚至血型,却从不曾了解周恩来邓小平的家乡是哪里,他们知道如今的“四小花旦”是谁,却不知道“八荣八耻”为何物……我会想,究竟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太安逸了,安逸得过了头,以至于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而不自知。亲爱的祖国母亲,你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才让他们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吗?
习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也希望,还未扣好的年轻人及时找准人生的扣子,不要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乱七八糟。
我也深知,我生活在一个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不必吃老一辈的苦。中国也在一步一步变强,不必受帝国主义的欺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东方的雄狮历经了漫长的蛰伏与等待,渐渐地从黑暗中苏醒。我想,即使身处他乡,也能看到祖国的灯塔;我想,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成为一道亮光;我想,我们的祖国,能更好、更强。
这便是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想对祖国母亲说的心里话。
祝安!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