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篇|文心笔记奏启第二十三
2023-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犹斋
□/文心笔记奏启第二十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a839d96bc23d7cbd.jpg)
1.《奏启》以“奏”为主,论述“奏”、“启”两种文体。
2.“奏”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奏文,又类“弹劾之奏”。
3.所谓“奏”,就是进;就是陈述问题,下情上达。陈述政事、提出典制礼仪、请示紧急重大的事件、弹劾罪恶和检举谬误的陈辞,都称之为“奏”。
4.奏文举例。王绾等人的《议帝号》、李斯的《上书言治骊山陵》、西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言兵事疏》、匡衡的《奏徙南北郊》、王吉的《上宣帝疏言得失》、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谷永的《说成帝距绝祭祀方术》等。东汉也有佳奏,如杨秉《因风灾上疏谏微行》、陈蕃《谏封赏内宠疏》。还有张衡《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不合事》、《请禁绝图谶疏》、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等也有很多可取之处。魏代名臣名奏如如高堂隆的《星孛于大辰上疏》、黄观的《教学疏》、王朗的《奏宜节省》、甄毅的《奏请令尚书郎奏事处当》等;晋有刘颂的《除淮南相在郡上疏》、温峤《上太子疏谏起西池楼观》也能诚恳陈事。
5.“奏”这种文体,应以公正忠诚为本,以明析通畅为首。要有坚强的意志来完成政务,广博的见识以穷达事理;参考古人来驾驭今事,抓住要害以处理繁杂:这就是“奏”的基本要领。
6.奏、启和之前所论章、表,后又有论议、对一样,都是帝制时期臣下对帝王的政治性文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是不大的。相比较来,倒是那些弹劾官吏的奏文,“不畏强御”等,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刘勰一贯推崇儒家,本篇不仅讲到《诗》《礼》二经,儒家墨家,都有不当之处,甚至以孟子和墨子的互相谩骂,一概当做“躁言丑句”的典型而予以批评,这对儒家是颇为不恭的。他主张弹奏要“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也说明刘勰并非在一切问题上独尊儒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29abfc56921f63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