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损失厌恶”

2018-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007海阔天空

大多数人都是有“损失厌恶”的,也就是说他们对损失的害怕超过了对获得的喜爱。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举个例子,每一次抛硬币都是“独立事件”,这一次的结果并不会受到前面几次结果的影响,每一次出现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都是50%。

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比如玩一个赌硬币的游戏。如果硬币扔出来是正面朝上,你给我100块钱;如果是反面朝上,我就给你120块钱。那么,这个游戏中你的数学期望是怎样的呢?

-100*50%+120*50%=10元,也就是说,这个游戏“平均”来说,玩一次你净赚10块钱。但是,人们就是不愿意玩。

因为大家都觉得,损失100块钱有点太多了。研究者就问受试者,你赢了我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玩?很多人说需要150元甚至200元才可以。

理性来说的话,只要数学期望是正的,就应该去玩这个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其实有两种玩法。

假设你有100块钱,每次投入赌局的金额有50%的可能性赔光,另50%的可能性是赢了可以拿回本金外加1.2倍的单次赌本。

一个玩法是你每次只拿1块钱去玩,那么长期来看的确是赚钱的。数学期望可以用,你平均每把赢0.1元。这是一个加法的关系。

第二种玩法是,每一把你都把所有的资金压上去,赢了继续全压上,这种玩法赢可能赢很多,但是只要输一次,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道理是,如果存在赔光的可能,数学期望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损失厌恶,其实是人们本能地反感这种赌博游戏,不叫非理性。只要有赔光的可能性,不管可能性多么小,就永远不能下注100%。

如果真想玩这种“赢了有收益,输了的话,下的注就一点都拿不回来”的赌局,可以参考“凯利公式”,计算最优单次下注占比(相对于总赌本):

其中

f*为现有资金应进行下次投注的比例;

b为投注可得的赔率(不含本金);

p为获胜率;

q为落败率,即1 - p;

按照上面的赌局,b=1.2,p和q都是0.5 。

f=(1.2*0.5-0.5)/1.2=0.0833333333333333,也就是说,每次下注应占当前总赌本的8.33%左右是最佳的选择。

凯利公式下注有两大好处:在长期中能获得最高的复利增长率;永远不会输掉全部本金。有两大坏处:尽管数学保证长期最高复利增长率,但这个长期可以长到地老天荒,如果赌徒足够倒霉,可能穷其一生都等不到。另外,按凯利公式下注,净值波动总是很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