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㉓]一个心理师看好装逼的生活……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二十三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㉒]一个心理师竟然操心起拉屎、撒尿、放屁的事情来……
1.
说到装腔作势,我就想到要去过装逼——或者说,审美——的生活。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审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成了一些人——当然,也包括我——的生活信条,「体验」和「品味」就像旗帜一样被举得高高。
那么问题来了:过这样的生活,我们能占到什么便宜呢?这很关键!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得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概念讲起。
日常生活审美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艺术家们摆弄起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说,我正在用的马桶、手纸、香皂,并把它们变成艺术的对象;二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将某种审美观点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来,要的是从头发、服饰、家居之类的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来。
…………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那我就借用「烙煎饼」的故事来作一个说明吧。
比如说,我楼下那个小贩,她一心一意地和面,聚精会神地烙煎饼,把一张张煎饼烙得色、香、味俱全,让所有吃到煎饼的人都有了心花怒放的体验;这时候的「烙煎饼」便进入审美的境界了,也就是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
…………
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遭环境看作艺术的对象。
2.
事实上,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是谁谁谁头脑发热,一时想出来、喊出来的,它有它的累积过程。
一开始,「一战」后出现的一些流派,一方面攻击艺术光环的神圣性,对陈列在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品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将日常用品、偶发事件、即兴表演等拽进审美领域,宣称艺术无处不在,试图跨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紧接着,有些人着手谋划了,要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行为举止、生活趣味,都在努力追求风格化的效果,张扬艺术的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符号化。
再就是,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商品的符号价值逐渐代替了使用价值,上升为主导性价值。也就是说,一些人对商品的消费,不单单是对商品实用功能的享用了,更是对商品所指向的社会阶层及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拥有。
日常生活——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就这样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作为消费社会重要组织原则和标志性文化景观而存在的。
有人以「奇观社会」的概念揭示了这一社会特性。他认为,「奇观(形象)即商品」的时代突出地表现在从商品的「占有」法则向商品的「展示」法则的转变;当世界经由「奇观」而变得显著可见时,它一定是由商品所控制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与其说是消费商品,不如说是消费商品的象征价值。比如说,大家对苹果手机、爱马仕皮带、香奈儿化妆品的疯狂追捧。
于是呢,审美化展现出一幅难以察觉的、以日常生活为外观的审美拜物教,商品和服务的魅力转化为吸引眼球的奇观之「注意力法则」。
这就像前面的煎饼,同样的一张煎饼,有人在审美上「不择手段」。比如说,对其进行精心、细致地包装,配上精美的袋子、诗歌化的广告语,兜售时播放黄梅戏选段或《命运交响曲》,小贩也用心打扮自己还号称「煎饼西施」……
怎么了,这是?说通俗点——我们把审美的生活过成了装逼的生活!
3.
那么,问题是,审(装)美(逼)的生活要不要过、又该怎么过呢?
有个著名论断说,日常生活好似一个「铁笼」,而审美具有将人们从「铁笼」中拯救出来的功能。也就是说,审美——当然,也包括装逼——为人们从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开了后门。
回到问题本身,我们也能发现,审美的生活——或者说,装逼的生活——确实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快感体验的。
既然这样的话,即便是装逼了,似乎也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吧?
不过,这里会有这样一个风险:我们刚刚从日常生活的铁笼中脱身了,又钻进了装(审)逼(美)生活的铁笼。
这也就意味着,要想跳出这个怪圈,怕是还得使把劲,把生活品质拔得再高一些,而不是靠装逼来糊弄人和鬼。
4.
如何拔高生活品质?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过思考;然后呢,推荐了一大堆漂亮的、实用的、高科技产品——比如说,智能马桶——仿佛有了这类东西的点缀,生活品质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很遗憾,这往往会弄巧成拙,让生活变得更加混乱了,甚至让人透不过气来!
仔细看,生活品质大抵包含两个要素——品味和质量;那么我们一个一个说。
要我说,生活品味并没有躲躲藏藏,让人难以捉摸,它不过是附着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生活细节,尤其是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爱好,最能照见一个人的生活品味。
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拔高生活品质,那就必须、立刻、马上培养些爱好出来。
…………
关于爱好,这里有几点得先交代一下,免得走偏了。
首先,爱好,三五个足矣,甚至可以更少,切忌贪多;爱好一旦多了,做不到专注,体验会差很多。这就像两性关系中,你拈花惹草地爱,就谈不上是爱了,对不对?
嗯,爱好的「爱」,跟爱情的「爱」一样,得专注!
再来,爱好,无论是读书、健身、旅行,还是抽烟、喝酒、打牌,在我看来,没什么两样。在爱好面前,重要的是态度——你是真的爱着它,能沉浸其中,心无杂念。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些爱好不够健康。其实,那不是爱好问题,而是方式问题。就拿打牌来说吧,有人是赌博,在乎的是输赢,弄不好谁谁谁就倾家荡产,出了人命;有人是消遣,打发一下时间,无非是换个场合斗智斗勇,逍遥自在。
也就是说,爱好无所谓上流、下流,全在各自态度。
…………
关于爱好,要多啰嗦一句:爱好,暗合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正念,它们都能让人专注;区别在于,正念让人专注在当下时刻,而爱好则让人专注在某件事情上。
5.
前面提到生活质量,那么生活质量在哪里体现呢?其实,对此,有个简单、粗暴、有效的判断标准,那便是,看你舍不舍得花钱了。
比如,你说你爱读书,你舍不得买一本书;你说你爱健身,你舍不得买一件装备;你说你爱旅行,你舍不得买一张车票……对于你的这些「爱」,别人信不信不要紧,问题是,你自己信吗?
让自己相信,或者说,哄骗自己,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多多地投入,包括金钱、精力、时间……爱好,就像爱一个人一样,是要宠的;投入的越多,看上去越傻,反倒越能显出高明来!
这像什么呢?这就像谁谁谁在街上,扶了一个人,然后被讹了,可没过几天,遇到相似的事,他还是要伸手……这种人看上去很傻,对不对?可搁谁都得在心里为他叫声好——这是真高明。
或许有人会质疑:在爱好上投入过多,其他方面照顾不上,还谈啥生活质量?
管理上,我们经常听到一个理论——「木桶理论」,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生活中,正相反,生活质量是由生活中最耀眼的那张标签决定的,我们不妨也学着给它取名字——「标签理论」。
培养爱好,增加投入,就是为定制一张耀眼的标签。
6.
生活品味有了,生活质量有了,是不是就够了呢?当然不是;这时候,只不过是拿到了手电筒,也配好了电池,但没有组合到一起。
接下来,有件很要紧的事得去做——探索生活的感受!要知道,没有感受的生活,就像一把出了故障、不会发光的手电筒,没啥用!
不过得说,感受得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人云亦云的感受,就显得「下流」了。
要我说呀,我就没有那么「下流」了。你看我,都收拾好,准备睡了,突然想出去跑会儿步;沿着香山路往太阳升起的方向跑,然后绕玉泉山、圆明园、颐和园一圈再兜回来,那该是多么的刺激、酸爽、痛快?
如果你跟我一样,也能探索到这么丰富的感受,那么恭喜你——你挖到矿了。
这里,强调一点:拔高生活品质,跟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大。
说它有关系,是因为这些东西,确实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就像我跑步时戴着一副被洗衣机洗过的、有杂音的耳机听音乐一样;说它关系不大,是因为多听几遍,我们有能力识别出杂音,慢慢学会忽视它!
7.
其实,做了这些,我已经把我的生活过得很漂亮了,但也仅此而已,因为还少了点香气。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活既漂亮起来,还香气弥漫,见谁都能跟谁嘚瑟一下呢?
连载中,第二十三篇;下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㉔]一个心理师发现心怀善意跟为非作歹一样,都挺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