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书散文夜读尼采

走出否定生命价值的迷雾

2020-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月薇凉

        “如果一个弄哲学的人在平时神智清明,勇于面对现实,可是一旦碰到自己生死存亡的关头就不敢正视他最不愿想到的情况,那么他的所谓哲学不过纸上谈兵而已,这种关头,是考验人的关头。我在这个关头,绝不含糊。”

  这一段话,是出现在一封信中,这个人叫殷海光,是中国当代罕见的自由主义者,是五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传承人之一,他做了很多的事儿,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翻译到了中国,他给林毓生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这个时候的他,没有一丝恐怖,有的更多的是愤怒,因为他的一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当别人准备瞒着他的病情的时候,他说:“我岂是那种人,你们何必瞒着我?”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这里是最好的明证,在《通往奴役之路》的序中,他这样写道:“现在我想冰山上一支精微的蜡烛。这只蜡烛在风里摇曳明灭。我只希望这支蜡烛在尚未被风吹灭以前,有许多支的蜡烛接着被点燃。这许多支蜡烛比我更大更亮,他们的自由之光终于照遍大地。”我想关于生命的价值,或许没有比这个表述,更为的让人敬佩了,李商隐所说的“春蚕到时丝方尽”,大概就是这样吧!

殷海光

  当我写下“走出否定生命价值的迷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他,尽管我知道这与尼采无关,与哲学无关,可是我还是如实的写了下来,我想这应该就是生命价值最好的注脚,我想这应该就是我所说的“自为永恒”最好的注脚。

  生命的价值,一直是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最早引起人们的反思的时候,应该比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更早吧,因为这个首先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据说另外的两句是“你是”和“毋过”,而只有这一句被弄得尽人皆知。

  否定生命价值,在西方和东方的哲学史上都存在着,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哲学思潮,在东方主要存在着两种,一个是印度佛教中的思想,还有就是中国儒家宋代朱熹的思想,而在西方主要是存在于柏拉图以及后来的追随者。先说说西方。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中国儒家的思想是独立发展的之外,印度与西方的禁欲,我以为在很多的地方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因为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有一支北方来的阿卡亚人来到了希腊半岛,而阿卡亚人是雅利安人的一支,雅利安人是明显的北方的人种,他们有着高大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是标准的白种人,在南下的过程中,分裂了,一支到了现在的印度,一支到了希腊半岛。所以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印度人的软件工程发展的很好,与人种是有关系的,另外我想这大概也能说明一下语言学上为什么有一个印欧语系。

  到希腊半岛的那一支人发展起了航海与工商业,左右了希腊的文化的发展方向,而到了印度的那一支人,也与当时印度已经有的宗教像融合,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而之所以要说一下这个,是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在否定生命价值这个方面,是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的,因为与否定生命价值相伴的还有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禁欲。而这两种禁欲思想的来源或者说基础,是彼岸世界,都有着一个彼岸,但是这个在儒家思想中是没有的。

苏格拉底(雕像)

  我在前面说过,柏拉图的思想里面包含着神秘主义色彩,他的思想中就含有禁欲的影子,那就是他的灵魂回忆说,要找回灵魂对于理性的记忆,怎么办呢?禁欲,不过我以为他们这个禁欲是不禁而禁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反对你,但是引导你向更高的地方去,比如爱情,这个东西,产生于肉体的需要,但是又不仅仅是肉体的需要,这个苏格拉底认为爱欲的最高形式就是对于“美”的爱,这个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爱一个身体,第二个阶段就是爱所有的身体,第三个阶段是爱美的操持和礼法,第四个阶段是爱各种美的知识……

  这个是不是有点扯了,如果你给你的女友在一起,你说我对你的爱有五个阶段,估计大概她对你的第一个反应是流氓,第二个反应会抽你,然后第三个反应是分手。其实他们是把什么都归于了一种神圣化的表述,而这个本身就脱离了相关的东西,所以他们的这个视角之下,反对艺术的,这个柏拉图说得明明白白,将形而上学绝对化了,所以也就没有了艺术的立足之地,所以他是主张这个社会只要三种人,哲学家、战士还有农工商,而地位也就是这个顺序,哲学家最高为王,战士保卫祖国次之,而农工商最为低下。

  柏拉图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是很大的,基督教神学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到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他们自认也是反对艺术与禁欲的,不过基督教在早起还是不是这样的认为的,因为他们认为欲是上帝所创,因此也是美好的,在摩西十诫中似乎没有这个因子,但是他们追求静穆与平和的心态,因而也还是有着很多这方面的记录,这个时候他们主要是通过苦修,希望让信徒得到拯救,让信徒有所领悟,这个是作为对思想启蒙来说的,到了奥古斯丁那里,就十分的明显了,他们诠释教义就是在高度禁欲的宗教环境下进行的,他们的手下出现的经文是“禁欲化的经文”,他们笔下的基督教的先祖,也手禁欲的,比如像耶稣,十二使徒和圣保罗等等。而且他们要求身体力行,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印度的禁欲相对来说较为的好点,到印度的那一支人结合了当地土著已经形成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多元化统一的宗教,而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著作就是《奥义书》。“奥义”是优婆尼沙昙的音译(Upanisad),也就是近坐,后来引申为师徒传授秘密教义。印度虽然也是一个农耕的社会,但是他们对于氏族的血缘关系,没有很重视,反而是对于师徒关系极为的看重,认为父母不过是给了我们身体而已,但是老师却是给了我们人生的真理,因此他们的老师在接受了学生之后,会给学生一条“红线”,而这条红线叫做“重生”。《奥义书》是的思想体系是本体论哲学,而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生无常,生命转瞬即逝,世事皆空,其次是生命的本质是苦,再次是生命的“灵肉二元论”,最后是“灵肉二元论”制约下的人生“四期”的生活模式。生命的本质是苦的,这个比较吓人,佛教也正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发展成为了“四苦”、“八苦”、“二十四苦”还有“无量诸苦”,总之人生就是苦不堪言。

奥义书

        人生是不是苦的呢?当然人生是苦的。

  我最为喜欢说的一句话,我一直以为这个是我生活的写照,那就是我生活的很努力,但是我也一直在努力的生活着。其实人生的苦,是随处都在的,而且不论你的贫贱还是富贵,都会是这个样子,你会时时刻刻的感到苦,易中天曾经这样描述苦,他说:“从你的父母亲,精子和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受苦了,你想想母亲十月怀胎,你呆在什么地方,呆在子宫里,子宫是一个什么地方——暗无天日。然后你母亲喝一口热水,你浑身发烫,母亲喝一口热水,你浑身发抖,母亲翻一个身,你在里面荡秋千,喝的是羊水,吃的是羊水,你的屎尿也尿在羊水里面,然后你又吃回去,最后忍无可忍破门而出……”

  但是他们的彼岸世界在我们的儒家思想中是没有的,而禁欲的思想却是有的,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朱熹,朱熹这个人儿的哲学,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强调了禁欲,用六个字来概说,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这个思想是在很早之前就提了出来的,那就是在《礼记?乐记》中,里面有这样的话:“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这是最早的描述,不过朱熹之所以又提了出来,是因为政治上的关系,他对于当时南宋偏安一域的政治环境不满,希望以此来“格正君心”,其实这个在二程的哲学中也有相近的描述,他们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因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不过真正的的影响到尼采的,还是叔本华,叔本华受到了《奥义书》的影响很大,因此他对于人生的哲学,是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的,比如他有一篇文章《论自杀》里面,认为古罗马对于人的自杀的看法不仅相同,他引用了普林尼说:“并不是人人都希望把‘人生’拖到最后,你,纵有此心,也难逃一死,不管你是王侯将相,或者是罪恶滔天的混世魔王,同样非死不可,所以,‘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最优厚的财宝是‘在适当的时机死去’,尤其是‘得以自杀’”,又说,“神并不是万能的,因为神想自杀也做不到,但人能够自杀,这是人类诸多的不快中,神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普林尼是古罗马的博物学家,但是这个人后来也没有自杀,他是在有名的维斯威火山,喷火的时候窒息而死。但是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叔本华对于生命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最后说,“自杀是一种实验,是人类对自然要求答案的一种质问,所质问的问题是:‘人的认识和生存在,在死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这种实验未免太过笨拙,因为所质问的意识和等待解答的意识,都由于‘死’而消失了。”所以他又是矛盾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是他自己也没有自杀吗?

  在叔本华的哲学中,一切都不过是意志的客体化,而意志本身是一种不可遏制的生命的冲动,人在生命一降生的时候,就会受到这种生命意志的冲动,它所带来的具体的表现就是产生各种的欲望,而欲望就是你想要,但是本身还没有满足,于是你就会有一种欠缺的感觉,比如我们期望会遇到一段完美的爱情,这正是我们还没有爱情,从这个角度出发,叔本华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但是如果你没有欲望的话,那么你就会无聊,所以他说,人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一个钟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而世界是无限的,因此世界的生命本质也是无限的,但是人作为个体来说,却是有限的,所以当生命意志附注在个体的身上之后,自然就不会得到满足,而也正是因为这个不能满足,所以导致了生命的悲剧性,人的个体必然的走向死亡。因此,叔本华认为,人应该认清“意志的内在矛盾”、还有生命“本质上的虚无性”,最后进入到佛教的“梵天”,以此来达到解脱的境界。

  这种悲观主义的哲学在尼采的思想中,成为了他思考哲学的起点,他接受了叔本华关于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的说法,而且也保留了叔本华认为的“生命是悲观”的这一的一种态度,因此他这样说道:“在世界上,以小滴生命对于生灭不已的汪洋大海的全部性质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还说,“地球上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偶然的,是无结果的例外”,而人只不过是“渺小的昙花一现的物种”。他尊敬叔本华,他也知道叔本华的伟大之处,他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个体化的哲学,他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建立的,是为了克服自己的局限,探求克服和安慰的手段,他说:“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画的前面,解释它完整的意义。”

朱熹

        但是敏感的尼采还是放弃了叔本华,理由是,他觉得叔本华的出发点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可是结果却是告诉人民,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他的这个结论就失败了。在否定了叔本华之后,他开始为自己的哲学找一个新的出口,他发现了一个极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然而,死和死亡之寂静便是这未来唯一确凿和一切人共同的事情!多么奇怪,这唯一确凿和共同的事情对人们毫无影响,他们距离感觉自己与死相邻最为遥远!我们根本不愿思考死之思想,为此甚感快乐。我恨想做点事情,使生之思想于他们百倍值得深思。”

  当他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开始重新理解和解读叔本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叔本华逻辑上的失误,因为按照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它是永恒的,必然时而毁灭个体生命,但是在毁灭个体生命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个体生命,这就表明看了生命意志的强大,既然如此,作为生命个体的毁灭,不正是生命意志强大的一个表现吗?我们不正是通过个体生命的毁灭才感到了宇宙生命力的充盈吗?因此叔本华犯了一个一叶障目的错误,那就是因为个体生命的毁灭而否定生命,他认为个体的毁灭对于个体来说是悲剧,但是对于整个生命力来说,却是生命力强盛的最为有力的证明,当他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认为自己是“第一悲剧哲学家”,然后从这个观念出发,告诉人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他说:“不管现象如何变化,属于事物之基础的生命始终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面对死亡的时候,“纵使有恐惧和怜悯之情,我们毕竟是快乐的生灵,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众生一体,我们就同这大我的创造欢欣息息相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