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谈话:先想想后果是什么

2018-02-21  本文已影响33人  Jayzee

节前和老总有次闲聊,主要是关于婚姻幸福的。老总的观点是:我不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而婚姻中男人如果不够理性对于双方都是灾难。对此,老总给了我一条建议:做事情前先想想后果

老总的观点和建议一直在我头脑萦绕。我自评很多时候确实不是一个理性的人,这种不理性表现出来,确实是做事情不顾后果

回顾过往,不理性的经历历历在目:

因为自己的不理性,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此时很想问自己一句:如果我事先知道了事情的后果,我还会那样做吗?

回到老总提出的建议,「做事情前先想想后果」绝对是针对非理性的一剂良药,这其实是一种「反过来想」的逆向思维。早在思维的模型(一):反过来想与最重要的事,我就提及了这种思维方式,只不过是老总的这番谈话重新提醒了我。

近期提醒我要注重「反过来想」的,还有以下一些片段:

也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 心理有关。相对来看,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尽管有的时候事与愿违。

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可以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相信我,这会“吓到”你的大脑(准确地说,是把那种你所需要的恐惧深深埋入你的潜意识),然后它就会在很多的时候自动工作了,催促你赶紧弄,否则它就焦虑,它就害怕,它就不安生……

这是笑来老师的句子摘录。总的来讲,为了避免非理性,我们应该停下来,深入去思考后果是什么,而且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细节“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非理性了。这真应了芒格最爱的那一句谚语:

农夫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