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学生是幸福的但也是辛苦的

2020-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路过的小晨晨

  今天读书分享,我选择分享《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说来其实是有些偷懒的,这本书是一年前读的,最近一个月太忙,根本没有完整的时间阅读一本书,只能拿一年前读过的这本书来充数,但是也不是随意挑选,这本书赚取了我多少眼泪,都已记不清,但是能想起深夜躺在床上那个看的伤感的自己,情绪记忆和这本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故事从晚晴的光绪时代讲起,讲述了鄂温克人在日本侵华、49建国乃至到如今的经历。老妪是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夫人,是鄂温克百年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讲出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在大兴安岭的白山黑水之间,一个弱小民族的百年秘史。

  最令人深刻的还是迟子建的文字,独到的语言让小说的可读性很强,故事总能通过用很浪漫的手法去描述,文字非常美,美到能闻到森林的气息,甚至像能摸到驯鹿身上的毛,能够感受到露珠的凉凉的感觉,可能是文字太美,写的太让人身临其境,因为太真实太自然,在心灵深处给予一种美好和希望的感觉。让人有一种很不舍得读完的感觉,就像那会不舍得结束的那段经历一样。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地被晒得弯了腰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再令人为之动容的则是自然之美,这本书的自然之美并非山光明媚,水色秀丽,而是它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风、雨、动物都赋予了生命的灵性,都是活着的。他们认为火神不能被熄灭,平时还不能往火里吐痰、洒水、扔不干净的东西。对动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和唱赞美的歌谣,不能乱扔骨头等。书中有两起因违犯禁忌亵渎神灵而遭到惩罚的事件,一起是马粪包吃熊肉时的肆意行为而使骨头卡住了喉咙,一起是偷驯鹿的少年吃饱后往大树身上撒尿触犯树神而险些丧命。表现了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因为被迫和不喜欢的女人结婚而在结婚当天选择自杀的金得上吊选择一棵枯死的树,因为他知道,按习俗这棵树将与他一起火葬。这种自觉自律的情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随季节放养驯鹿,每次搬迁时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从不砍伐正在生长的树木,看到山外人员大批砍伐拉运树木时感到气愤。当满载原木的长条卡车轰隆驶过,情绪失控的马粪包,举起猎枪,对着运材车的轮胎一顿扫射,遭暴打而丧命。以血肉之躯捍卫生存家园,因为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葬于自然,生命才能繁衍至今。

  最后,是本书透出的人性之美,小说中的情感都是很原始的,甚至有些野蛮,原始的爱原始的恨,妮浩每跳一次神舞便失去一个孩子,总在不断的纠葛与心痛挣扎,但是上天赋予了她神力,就要狠心剥夺她一部分生命,但她说,“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氏族,让我们的氏族人口兴旺、驯鹿成群、狩猎年年丰收”。这种信仰的力量是超越个人生死离别的。

  生死在文章中都显得异常平静,反而让读者看了有说不出的虐,列娜的死、金得的死....死亡贯穿了小说的主线,也预示这个民族生存、发展以及消亡。小说的情节和文字让人很投入。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而文字引发的想象和遐思比电影画面又丰富的多,读后很想去这条在中俄边境的古河去看看走走,若没有读过这本书,可能就是欣赏美景,这本书讲述的则是超越了这条河本身,想必这也是人和文学作品所能赋予事物的意义和力量。

读完后,便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是啊,我们的父母总说他们那个年代比我们苦多了,我们吃点苦受点累又算什么,而到现在我们也不免会对下一代说,你们现在幸福的多了,但是面对每一个不同生命个体遇到的问题时,并非这样简单,时代不同,产生的问题不同,面临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现在学生是幸福的,但也是辛苦的,相反也成立,他们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