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各种大哭?可能是大人这两点没做好 -
邻居小孩元元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大哭一场,哭的时候声嘶力竭,响声震天,声音里透着种种委屈。
有时是孩子不想吃饭,奶奶为了孩子赶快吃完,把孩子夹在怀里,或者堵在墙角,端着碗一口一口喂,孩子不情愿,便嚎啕大哭。
有时候是元元想在门口玩,奶奶着急回家干活,元元不愿意回家,奶奶急了,便又连哄带骗、连拖带拽带孩子回家,孩子抵不过,又开始大哭。
孩子总是各种大哭?可能是大人这两点没做好 -其实这样的场面,我们很常见,这边大人着急要忙,这那边孩子不听话偏要对着干,怎么看都是孩子不对!
还有一些很经典的场面,比如,很多孩子都会有的,商场大哭闹事件。前两天在商场书店逛,猛然听到一声尖锐的女人大叫声,本以为是哪个顾客和商场店铺产生纠纷了,可紧接着出现的指责声和孩子声嘶力竭的哭闹声,让大家明白这又是一出亲子教育的闹剧,声音一直很大,持续了很久,最后又不知怎么,又渐渐没了声音。
我们不知道中间到底发生什么,只是凭本能反应觉得这位母亲的做法有些不妥,我们也无从知道她之前经历了什么,只是觉得能有这么大反应,肯定是孩子的哪个行为点引爆了她。
我女儿前两天也是这样,没有经过哥哥的允许,要拿哥哥的零用钱买玩具,跟她讲道理不能买,听不进去,硬不让买她就哭,她倒也不是像上面孩子那样大哭,反而像是憋着委屈似的不断小声啜泣,怎么劝也不顶用。
针对上面这些例子,表面看,孩子哭的原因很简单:需求未得到满足,和大人产生情绪对抗。
我们想解决问题,首先得发现现象背后的动机。哭,首先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不管怎样的哭,都是孩子情绪有了落差之后的表现,这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大人有时很喜欢某个东西,很想得到它,可最后发现怎么也得不到,便会产生情感落差,不同的是大人会抑制情绪。
可孩子不会,他就是高兴了就笑,伤心了就哭,在关键的点上,他即使知道自己不对,可他依旧要发泄情绪,他的不成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不会将理智和情绪区分开。
所以,家长归根结底要做的,就是怎样帮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并让他感知“失望”,让孩子明白这个世上的事情,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的,越是没有边界的孩子,以后越是危险,学着“接受失望”,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若是一些不会触碰原则的事情,比如像上文中说的元元,其实孩子想要的很简单,就是想玩儿会儿,不想多吃几口饭,而奶奶之所以大发雷霆,其实在于认为孩子影响了她的工作。
孩子总是各种大哭?可能是大人这两点没做好 -大人总觉得,每天一定要把家务活干完才算了事,孩子一定要将碗里的饭吃完才能心安,其实这是的我们完美心理在作怪。
房间脏了就脏了,等会收拾也来得及,孩子不想吃那就不吃了,也许她已经吃饱了,多听听孩子的声音,比总是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重要的多,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这几年,为这些琐事再搞得亲子关系一团糟,实在得不偿失。
具体实操是,玩之前规定好时间,长短自己定,不要害怕孩子不会听,你的态度只要做到足够和善而坚定,你放心,孩子是很讲原则的小人,你只要能坚持做到言行一致,她会很愿意听你的(这是我儿子常和我说的话)。
至于那些提出的要求超出原则的,像商场大哭的小孩和我女儿,家长一定要摆明立场,态度还是要温和而坚定。
孩子大哭被人围观,父母确实很尴尬,这种人多情况下,大人采取任何措施都几乎不会产生效果,所以这时,应先将孩子抱离现场,再进行下一步。
孩子要哭就让他哭吧,期望得不到满足的感觉,确实不好受,尤其是孩子自控能力还未成熟,就那让他释放吧。
这时给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大人要做的是,给孩子一张纸巾,亲密陪着他,必要时抱抱他,让他尽情释放情绪,同时也是告诉他,即使你做的不对,我们依然爱你,这样孩子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待孩子情绪缓和后,家长便可以给孩子讲道理了,帮孩子立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防止再犯;同时告诉孩子,原则上的事情哭是没用的,大人不会妥协。
千万不可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的再犯,孩子的本性就是不断的挑战未知的界限,一旦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也预示着他以后成长的路困难重重。
儿童教育家苏珊在《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说到:除非孩子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能够感受到悲伤,否则他无法进入接受的阶段。
孩子总是各种大哭?可能是大人这两点没做好 -感受失望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谁也不可能一路为孩子的成长抚平所有荆棘,所以,让孩子学着面对小挫折,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孩子的养育是一个用心的过程,有句话说的很好:一旦进入教育这行业,关系着人类是成为人类,还是成为动物。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若想孩子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们需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