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两性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婚姻育儿

真正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2048人  罗衣一时聚散

听过这样一种理论,认为“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理论如下: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亲子关系是配角的,这样的家庭会稳如磐石。而如果亲子关系是家庭核心,而夫妻关系是配角的,这样的家庭就会麻烦不断。”也就是说——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坏的婚姻,则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看完此言论,我的背后很凉,想到我们数千年来,居然都没有什么“好婚姻”,我们有的只是“坏婚姻”,因为按此观点:“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坏的婚姻,则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而中国几千年来,在五四之前,统统都是盲婚哑嫁,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女人婚后的职责就是生儿育女,伺候公婆;又或者是为了门当户对结盟,各种政治,经济,各类利益的联姻,“爱情”这东西,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当然婚后产生了爱情——先结婚,后恋爱的也有,不过那属于凤毛麟角,千年窑变。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盲婚哑嫁像是买彩票,要是在婚姻里找到如意的人,那就相当于中头奖。

可这世上又有几个人中头奖呢?合乎标准的“好婚姻”又有几桩?

我举个“美满婚姻”的例子,倒确实符合“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亲子关系是配角”此标准。这个范例就是《浮生六记》里的沈复和芸娘。他们俩是如假包换的恩爱夫妻,如果活在今天,肯定每天在朋友圈撒狗粮,撒的被所有人都拉黑——因为太和谐,太恩爱,也太让人羡慕妒忌恨了。

整部《浮生六记》,沈复写到自己那一对儿女的地方极少,夫妻俩与儿女的互动也极少,后来因为芸娘和公公婆婆的关系处不好,数次被赶出家门,在最后一次变故发生时,仓皇中芸娘给她的儿女做了如下安排:让儿子出去做学徒,女儿去当童养媳。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有一种无法相信,也无法直视之感。

虽然沈家不算什么富贵大家,却也是读书人,衣冠之家,芸娘作为母亲,居然能让女儿去当童养媳,儿子学徒,这是一种何其惨淡,又何其不负责任的决定。这个细节,无论如何,我都是骨鲠在喉,过不去的。芸娘和沈复对儿女的不重视,不珍惜,不宝爱,随意安排他们的命运,上纲上线地说,几乎可以和红楼梦里迎春的父亲贾赦相提并论了。

众所周知,当学徒苦,当童养媳更苦,贫苦人家的孩子走投无路才会出此下策,沈家并没有到穷途末路,如果肯想办法也会有其他出路,但,芸娘考虑的却只是和丈夫生死都在一起,却任意敷衍了一双儿女的未来与命运。

鲁迅曾经说,中国女人不是母亲,就是娼妓(当然周大师的观点也太绝对了),就是不会当妻子。芸娘却正好相反,她是一个好妻子,她的性格开朗豁达,丈夫的朋友她都认识,丈夫的生活(哪怕是社会生活)她都分享,甚至,连逛青楼,都是俩夫妻一起去的(芸娘女扮男装),在这点上,她是很“现代”的,类似于现代女性。

但她却不是一个好母亲,一个称职负责的母亲。想来这样的女人就不应该生孩子,只应找个情投意合的男人结婚,然后鹣鲽情深就行了。假若婚后日子甜的有点发腻了,可以模仿一下林徽因,也搞个“太太的客厅”,和一群男人若有若无的调调情,搞搞暧昧,搞的男人们都“爱”上了她,都为她疯狂,搞得丈夫更加死心塌地爱她,忠于她。

我告诉大家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假如一男一女整日一对一,再好的爱情都会变淡,变质,唯独只有如此,“爱情”也许会坚如磐石(我说也许),可见“竞争上岗”对男人还很是有鞭策与激励作用的,类似于一种廉价春药——对女性或许也有一定的药性。

这世间有的女人适合做妻子,有的适合做母亲,有的适合做恋人,有的适合做导师(比如张爱玲就称薛宝钗为Mrs Know all),而有的,只适合做她自己。有的十项全能,有的却什么都干不了;有的能劈荆斩棘,有的自身就是荆棘……女人是如此的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主流社会为了便于管理和归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却统统要让所有不同的女人全都成为相同的角色——母亲和妻子。

这就犹如一条鞭子,鞭挞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物种,飞鸟,走兽,家禽,美人鱼,哮天犬……

奇怪的动物会被保护起来,“奇怪”的人却一直遭受排挤与偏见,太多悲剧的源头大约就源自于此吧,“一刀切”,“一种理论”,“一个标准”,“一条鞭子”,却想放诸四海而皆准,想巴罗万象,拯救苍生?别太天真了,世间本无“真正好的婚姻”,本无美满婚姻,最好的也不过是“差不多的,还过得去的婚姻”,有苦有乐,有利有弊,其实在这样的格局里,可以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也可以亲子关系高于夫妻关系,也可以两种关系一样高低……就看你如何打碎自己,如何将自己融合进这种机制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