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安徽省艺术之家

烘笼里有永不熄灭的炭火

2016-10-30  本文已影响182人  山白传媒

你还记得这个老物件吗?可曾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烘笼,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了。烘笼里面是瓦缸,外壳是竹匠用细竹篾编出来的。 “烘”是它的功用,“笼”是它的外型,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名字:烘笼。

对我来说,烘笼是一段美好的记忆。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但在寒风萧瑟、雪花飘飞的日子里,我总能想起老家的竹烘笼。从小到大的许多岁月中,烘笼给予了我太多的温暖和欢乐,那份温暖的记忆依然穿透时光,印在那满是眷恋的心上。

小的时候,冬天常常特别地冷,烘笼就成了家里取暖的必备之物。

早上起床来,勤劳的家庭主妇早早就用劈好的木柴烧水做饭,等饭熟了,木柴也就烧成了火红火红的炭。这个时候,先在烘笼里放一些干的炭,然后上面再铺上一层刚刚烧好的热乎乎的炭,最上面再洒上灰,防止热量散发过快,一个温暖的烘笼就准备好了。

温暖的烘笼首先会给老人和孩子们送去,等他们烤得暖和了,才逐渐起床来。大一点的烘笼可以多放一些炭,一般都能用到10多个小时,待到晚饭时往烘笼里增加些炭,睡前再放到被窝里,整个晚上都是暖暖的。

大一点的烘笼是给大人们准备的,他们除了要取暖,有时还得顺带烘烤那些没有干透的衣物鞋袜。小孩子也有专用的烘笼,小巧玲珑的,走到哪都拎着。有时跑得快了,带起的风把烘笼里的灰一个劲地往外吹,把娃儿们弄得狼狈不已。

像这样的烘笼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许多个,除了自家人用,还得给客人备着一两个。客家人都好客,主人家往往把炭烧得火红火红的,一下子给客人拎来两个烘笼,一个烘脚,一个烘手。当主人热情地递烘笼时,无论你被恶劣的气候怎么折磨过,那一刻必是有一股暖流袭上心头,心里生出无限的暖意和感激。

吃饭的时候,大家总会把烘笼放在脚底下,一边烘脚一边吃。烘笼上一般都有一个铁丝编织的网孔状盖,小脚丫放在上面,既不会被烫着,又能温暖着全身。只是娃儿经常吃饭漏嘴,不小心把饭菜掉到烘笼里,桌子底下就会冒出烧焦的异味和烟雾,引来妈妈一阵阵的唠叨。

农村的小孩们调皮爱玩,不一会就手脚冰凉,但有这个温暖的烘笼陪伴,也多了许多的乐趣。

小时候有用过的雪花膏小铁盒,洗干静了可以装上十几粒小黄豆,放在烘笼上慢慢地烧烤,不一会功夫就冒出香气,小伙伴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尝上一颗。尝到甜头后,更多的食物上了“烤盘”,比如有花生、豌豆、瓜子和红薯等等。

有个别调皮的娃儿,把一两个小小的鞭炮悄悄埋在别人的烘笼里,不用多久,爆炸声、哭闹声和一片片的笑声就会打破乡间的宁静。

特别寒冷的冬天,村里的小学是允许带着烘笼去上课的,但上课时一大教室的人都在集体烘脚,各种奇怪的味道掺杂在一起,把老师的脸蛋憋得通红通红的。有时老师会郑重地警告大家,明天谁要是汗脚,就要到教室外面去听课了。不过我是没有见到谁被赶出去过,只是偶尔记得老师曾把头伸出窗外换气。

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家家户户都有许多竹制品。小时候家中来过几位手艺人,为家里编制烘笼、烘篮、背篼儿及其他竹篾物件。烘笼是用匀称、纤细的篾条编织起来的。看上去简单,但缠绕穿插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低首侍弄一天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手特别巧,一个个烘笼儿在他们眼里就像艺术品,一笔一划,都是那么用心。

如今,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市场上也难得再见到叫卖烘笼的商人。烘笼成了希有之物,家中有收藏着的,未来也许可以送进博物馆。因为烘笼是素朴的,是纯粹的,是经典的,更是一个时代的情怀和标志。那些老物件,足以让我们铭记住那一段段寒冷又温馨的岁月。

烘笼虽然已经慢慢地远离我们的生活,但对我来说,它永远是温暖和欢乐的代名词。冬天也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寒冷,但那盆温暖的烘笼却仍在我的心中烘烤着。那烘笼里不熄的炭火,伴随着亲情、友情和乡愁,一直默默地燃烧在我眷恋的心底。

作者:刘新北     上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