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 命 随 想 》第 144 章
作者:董勤勇
状态:连载中ing
引言:人生之海,浪花翻涌,随手掬捧几朵,泼向脸庞,沁入心脾!人生之花,漫山遍野,随手采撷几瓣,抛向天空,缤纷飘扬!人生之路,千条万里,随步踏向远方,排山倒海,景色不断!人生之情,恩爱痴恋,随思渐入佳境,信手写来,刻骨铭心!
《第144章》

中南大学04级英语专业严益波——(对143篇的评价)复杂的社会,未知但可能是注定的命运[捂脸]
姐夫的事情太复杂,而且是太多的因素引起的,时间跨度不小,先后涉及到五家医院,让董哥浑然不知自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这里先给大家打个哑迷,让大家不知道董哥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等董哥完全构思好了理顺了再写。董哥先扯点写点别的,要不然董哥又得停下脚步好些时间。

只要是有点文化的人,或者有点头脑的人,甚至有点多愁善感的人,不是麻木麻痹得太厉害的人,他都不可能不经常地去思考思考人的尤其是自己的生死的问题。当然,只要是人类都思考过,甚至包括动植物,但是,并不一定都会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或者其它方式表达表述出来。

董哥对琼瑶的自我消散一直都耿耿于怀,甚至一直无法释怀,深感遗憾,咋舌叹息,虽然琼瑶的生死观非常清晰靠谱超前洒脱高尚。就跟原来很早以前,董哥对川端康成,海明威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之后,辉煌的人生本该灿烂无比,却选择了自我消散而扼腕叹息一样,董哥内心超级无奈沮丧以及莫名遗憾。1968年,川端康成因《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海明威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董哥非常热衷于文学,对这种成就望尘莫及,唉!其实呢,热衷于文学也是扯淡的,只是有点文化有点头脑有点思维总是想表达想讲一点什么而已。

琼瑶、川端康成、海明威等等他们都是消散于抑郁症之中吗?多少有点这个因素,但不全是,七老八十了,还抑郁个啥哟。其实,董哥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资深医生,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董哥认为他们都是消散于自己的亚健康躯体不适之中,当然这个躯体不适也牵涉到心灵的因素,这种神经精神因素自然就牵涉到了抑郁症。躯体和心智的衰老几乎是同步的,因人而异,先后不一,快慢不一,轻重不一,你硬要说他们得了抑郁症,然后选择自我消散也未尝不可。

怎么样才能恰当地去形容他们的亚健康躯体不适呢?董哥一言以蔽之就是:今天不得明天到,明天不得一天过。那种精神神经的痛苦万状,无以言表,难以承受,旁人是看不出来的,而且,这些人又很要面子或者说习惯隐忍,不会轻易叙说自己的亚健康躯体不适,既不想诉苦也不想吃药。你眼睛看看是看不出来的,觉得他们跟常人一样,比如有个沙雕还呼82岁的琼瑶跟他一起拍剧,这也太不现实了吧,我滴个嗲嗲,你这是想钱想疯了还是太崇拜琼瑶了,还是想让琼瑶分散注意力忘却亚健康躯体不适呀。琼瑶说,不了,我拍不动了,琼瑶那时候除了要命,钱和名她老早就不要了。那时候,琼瑶的亚健康躯体各种不适就有点扛不住了,只是没有表达表述而已,太要面子了。你不到一定的年龄,你还没有承受过亚健康躯体不适,你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叫做灰色状态,黑不黑,白不白的,你说有病嘛,各种检查化验搞了个底朝天也没啥大的异常,你说没病嘛,又各种难受各种不适各种疼痛各种痛苦,悬挂在健康和病患之间飘摇上下不定。跟人体的衰老衰退降化老化密切相关,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老化和异常放电,导致各种莫名其妙的不适。起始年龄,起始部位,起始系统,起始器官,起始表现,不适的多寡和程度因人因阶段而异。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情绪问题、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四类症状。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部中篇小说,于次年出版。该小说曾经在48小时内就卖出了20多万本,创造了小说销量的传奇。该作品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1930年,海明威所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是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渔夫就是救了海明威的真实原型。

不只是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还在多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子形象。他们多是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下层人物,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肖恩•奥弗莱因说:海明威小说的主题是“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犟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即使失败了,也要坦坦荡荡,不失为重压下人的“优雅风度”。

真的是马列主义对别人,教会了大家应该做坚强坚毅,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决不屈服的硬汉子。自己却选择了自我消散。真的成了他自己所塑造的胜利的失败者,失败的英雄!即使自我消散也要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海明威因严重的亚健康躯体不适选择了自我消散,董哥前面说了:今天不得明天到,明天不得一天过。尤其是他的左膝盖被机枪打碎后换的白金膝盖,不可能像正常膝盖那样舒适灵便,身体中还通过十几次手术取出了两百多块弹片,另外,身体内还残留十几块弹片无法取出等各种摧残,最终海明威自己成了在肉体上可以被打垮,但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强者的光辉典范。

虽然海明威在不可名状的痛苦中选择了自我消散,但是,他依然不愧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海明威的作品寓意深刻:人生注定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就像《老人与海》中,老人那张“用好多面粉袋子补过的旧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但是老人却始终没有停下行动的脚步,是一种面对巨大悲哀的追求,是一种面对死亡和失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同样是顽强的、执著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走下去。

董哥选择了医学这条路,充满了艰难险阻风雨雷电,各种未知,各种不测,各色人等,各种难料,各种变换,各种问题,各种摧残,各种不适,各种痛苦,各种应对,各种扣罚,各种欺诈,各种危险,各种违法,各种境况,各种攀比,各种压力,各种威慑,各种炮轰,各种拍砖,各种粗鄙,各种冷酷,各种违规,各种监督,各种考核,各种审核,并不比《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轻松多少。虽然也有各种成功,各种喜悦,各种阳光,各种笑脸,各种和善,各种理解,各种支持,各种鼓励,各种帮助,各种褒扬,各种赞誉,各种拥有,各种羡慕,各种爱护,各种庇佑,各种鲜花,各种掌声,各种真情,各种深情,各种温暖,各种优雅,各种高尚,各种胜利。

董哥经常跟搭手说,走医学之路,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坚强坚毅的耐力耐心,没有胆大心细的操守,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没有硬朗的身躯那是真的扛不下来的!自己的身心都不健康,怎么去健康他人!就跟结婚了以后,每个人都迸发过一万次以上离婚的念头和冲动一样,董哥也曾不止一万次想不搞这个劳什子医学了。不过,不搞医学又能搞啥呢?啥都搞不了,对于胆小鬼董哥来说,转行永远都来不及。唉,即然选择了,跪着也要走完。

1951年,62岁的维特根斯坦放弃前列腺癌症的治疗,衣衫褴褛,贫病交加,躺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留下了对世界的最后一句告白: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由于翻译的偏差,也有说是: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大体差不多。

我的个嗲嗲,就这景象,就这结局,身边身上啥都没有,这也叫做幸福的一生?精彩的人生?斯坦格格,你这是说的反话还是自我解嘲还是自欺欺人还是强作镇定还是无可奈何还是终前言善还是逗乐还是自我安慰?莫非,幸福、精彩真的只是一种说辞,只是一种理解,只是一种感受,只是一种虚幻而已。如此看来,后一种翻译更靠谱一点。

大家对刀郎格格的《罗刹海市》应该耳熟能详了吧,里面就提到了西边的欧钢有老板,生儿维特根斯坦。刀郎格格唱的就是他。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出生在维也纳,家里有钱到什么程度呢?父亲是钢铁大亨,财富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但是,他却不要这个财富,斯坦格格一生做过很多事情,十岁的时候就能够制作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学习过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后来还成为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一战爆发以后,又作为志愿兵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逻辑哲学论》的初稿。后做过小学教师、修道院园丁助手、建筑师、哲学教授等等。一生著作13部。

维特根斯坦跟普天下芸芸众生一样,每天都在走过人生的每一步干完人生的每一件事。只能向前,不可能倒退,也不可能停留。没有前世可以参考,也没有来世可以修正。走过去了的永远都过去了。
2025年7月10日周四,在宁波打拼了20几年的来自湖南省衡东县草市镇的肖石云总,嘉莱美医疗集团的肖健格格告诉董哥,肖石云总还有个名字叫做肖志中,哈哈,太亲切了,因为草市镇距离董哥的老家高湖乡仅一河之隔。

肖石云总邀请我们在绿城•春月江澜共进丰盛晚餐,因为董哥的同届同学胡建中骨科教授从湖南过来,应浙江大学北仑人民医院的挂职院长刘剑邀请见个面叙个旧,刘院长也是我的同届同学,老家还是湖南省攸县桃水镇的,我老娘就是出生在那里,一桌人亲切异常,有说不完的话。

刘院长最后说了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人的一生不管你怎么走,不管你遇见了谁,不管你做了啥事,也不管你经历了啥,不管你承受了啥,更不管你怨恨啥,还不管你了结了啥,于你特有的本人来说,一切都是刚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