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走了你不敢走的路,鄙视我啊”
1.
前几天,学妹小曼突然在微信上找我。
“学长,我以后想当一位老师,但不想当本专业的老师,可以吗?”
“虽然难度有点大,但如果那真是你的梦想,就坚持下去,没问题的。”我立刻鼓励她。
过了五分钟,她才回复我:“唉,感觉这太难了,我也就是想想,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地干着本专业的工作吧。”不带表情的文字中,我还是能感到她的迷茫和不舍。小曼之前就跟我说过好多次她的语文老师梦,可惜高考三分的无可奈何把她的梦从师范院校投寄到语言院校中。窗外十二月份的随风飘荡的雪花和她的此时心情一样,慌乱,迷茫,不知所措。
我没有立即回复她,她想的太多,我知道她会有一千种理由说服自己退却。但她没有想过: 自己想过的人生,任凭全世界挡在你面前,你也要冲破阻拦,一马当先,过去冲到世界面前,给它当头一棒,告诉它你想要的山河岁月。其实你忘了,原来这个世界最佩服勇敢的人,他最初的阻碍,无非就是想问你:“我可以帮你吗?”
窗外的雪仍在徐徐的下着,我想到的了我的朋友久保田先生。
2.
久保田先生来自日本东京,初识他是在学校的日语角。
我们两个的第一次对话有点尴尬。当时他拿着本书,戴着很厚的学术眼镜,穿的很正式,我便误以为他是日语老师。一进到教室中,我便从椅子上站起对他说:
“老师,你好,请多多关照。”
接着在我的带领下,旁边的同学也都起立对他说:
“老师,你好,请多多关照。”
他连忙摇头加挥手,脸“刷”地红了起来,拼命解释他是个留学生,不是老师。这时我才认识到我的错误,赶忙向他道歉,他边笑边说没关系;还说他年纪确实太大,跟老师差不多,被误认也是在所难免,他中文很好,加上风趣幽默,日语角结束,他和很多人成为了朋友。我有幸变成了其中的一位。
之后接触更深,我得知了久保田先生已经三十一岁,在东京是一个电脑公司的经理,但他非常喜欢中国,今后想在中国生活。为了学中文,了解中国,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远离家乡,不远万里地成为了一个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至今已经三年了。
我听了之后一度很不理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而立之年本是一个事业家庭已经稳固,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年龄。让所有的一切在中国重新开始,难道不会不甘心吗?
“因为我喜欢中国,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的回答很简短,但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之后我也逐渐了解到,为了来中国,他远在好几年前就在东京的中文学校废寝忘食,白天上班,夜里奋战学中文;为了来中国,他遭到了从下属到上司再到家人朋友的嘲讽和鄙视,说他瞎折腾;为了来中国,他也把自己在家乡的大多数财产都卖掉,只留一包一人,轻装上阵。
其实我不该不理解他,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有错吗?思想狭隘的一直是我们,他在自己想走的路上乘风破浪;而大多数人却一直原地迷茫。有人选择凭空幻想自己的乌托邦,有人选择中途退场,有人选择坚持到最后,那就很自然的有人失败,有人后悔,有人成功。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3.
我曾记得我很早前就摘录过王小波先生的一句话: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不知道久保田先生知不知道这句话,我也不知道他了不了解王小波,但我相信他如果读到这句话,一定会感同身受。想自己想做的事,是他们这一类人的灵魂。
面对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走的路,割据为王,富甲一方。但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路程中央,被迫离场,成为了自己梦想世界中的旁观者,旁观者们惺惺相惜,共同嘲笑着别人坚持走下去勇气,其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满是悔恨与孤独,他们只是不说。
生而为人,人生道路,诸多选择,莫论好坏。
但我想,既然选择了自己的那条路,那就请你别后悔,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成功前总会有撕心裂肺的望眼欲穿,下一步就是晨露朝晖,花语明媚;坚持不下去,也请你务必善良,不鼓励也请你莫嘲讽,你的鄙视,透着你的孤独和失败。
每个人最初都带着赤子之心来到世上,渴望完成点什么。也愿你能不负初心,在兵慌马乱的未知中演绎出自己的梦想世界。过去的时间抓不住,但余生可以慢慢来,只要你想,你依旧有时间走自己曾经想走而又不敢走的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