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驾游(二)
2023-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念清宁
今日随拍:门源油菜花海花
7月1日,门源小雨转多云,气温18℃~10℃。
昨天抵达门源的酒店已是夜里近十一点,随便吃了点自带的食物,简单洗漱后就睡了。
早上七点多起床,在酒店二楼吃过自助餐后,九点前就退了房。
今日随拍:浩亹古镇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距离酒店21公里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
出门源不久,就看到前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牌楼,牌楼横跨在宽阔的公路上方,上面书写着“浩亹古镇”四个大字。“亹”音、义同“门”。浩门镇是门源县府所在地。
知乎上有人专门考证了门源为什么叫门源?
门源与一条河有关,原名写起来有点难。
河是大通河,湟水支流,源头水流叫加巴尕当曲,源于天峻县沙果林那穆吉林岭东端的扎来掌,为祁连山托来山。流经木里盆地、江仓盆地、默勒盆地、门源盆地,在门源县克图以下逐渐转南东流,再转南流至民和县享堂与湟水汇合。
大通河又叫浩门河,这就是门源的“门”之由来。至于源,可能是因为古人地理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大通河至门源时,河道变得开阔,孕育了大片大片的沼泽地,就被简单地当成了河源,所以,也便有了“源”,有了门源的说法,意思是浩门河之源。
但是,“门”字最早不是这么写的,而是“亹”(mén),1959年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就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了。地名可以让人们记住历史,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境南部,县府驻地的浩门镇,就记住了遥远的浩门河的名字,它虽然位于大通河北岸,但仍以名称的方式告诉人们,大通河曾经叫做浩门河。
“亹”,有两种读音:wěi、mén,本意指勤勉的样子,读wěi时指向前移动;读mén指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诗经·大雅·凫鹥》:“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郑玄 笺:“亹之言门也。”《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随城侯 赵不虞 以校尉三从大将军击 匈奴 ,攻 辰吾 先登石亹,侯,七百户。”颜师古 注:“山绝水曰亹,音门。”《隋志》中说,浩亹县,后周并入湟水县。这就是说,至少在隋朝就有浩亹这个名字了。
拍过了“浩亹古镇”牌楼,继续跟着高德导航,走走停停看看拍拍,再加上中途两次变更线路,原本限速后二十分钟左右就可到达的路程硬生生被我们走了四个多小时。
(文字太烧脑,待补充,先上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