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六境”是一个思维程序运行过程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品墨悟道
“书法六境”是一个思维程序运行过程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意义简释如下: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

相对于初学书法者来说,要知道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技术和方法,而是文化、历史和艺术,看待书法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通过读书学习,形成自己的审美取向,有选择的吸收借鉴,明确自己“学书”的目的和方向。学书法,知止,有取舍,才会有所得。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学书法不能朝三暮四,广涉不如专擅,越单纯越好,选择一两家自己喜欢的经典法帖,先“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跟风,否则一辈子也形不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论语》也说:“仁者静”。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故奉《清静经》为玄门日诵课之首,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学习书法不能有太多的杂念,功利心太强,人就容易被局限。写字,静以修身,静观古人经典,才能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把习性的东西当成规律,“断章取义”很容易误入歧途。多读书,能提高眼界、涵养性情。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管子。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学书法,要做到身心安详不简单。心无妄念,才能从容有度。佛家讲“看破”和“放下”,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心安“理”得,顿悟书法。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学书法,要善于思考,但不可自以为是。要善于提问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书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兼容并蓄,推陈出新。要善于学习古人的经典,优秀的借鉴,糟粕的摒弃,不成熟的研究探索,力争超越古人,这样才有出息。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学习书法,取舍有度,方有所成。但不能止步于此,而要自在圆满,毋需在意外人的褒贬,心安理得最重要。学习书法,不是学技巧方法,而是从中悟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个思维程序运行的过程。学习书法,只是修身的一个法门。任何一个学科,要想进入这个境界首先要知道“止”,有了“知止”下面的程序才得以运行。现如今的人是很难有真正的机会来认真总结自己的,想得到“知止”的难度与得到通过思考之后的“有所得”的难度是基本相同的。甚至难度更大。难就难在人是很难“知止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