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负重压宁可呆车里不回家?这里有一份你不可不知的抗压法宝!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777ee2a5cd92

车库里曾有个调查:下班后到家楼下,有许多人男人会在车库里呆上一会儿,而不是马上上楼回家。生活的重压让我们不得不选择逃避,但如果知道如何面对压力,会让我们更好地出发!

下面的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总结,说不定可以帮到你: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让自己练就遇事不慌的本领,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心理韧性(Resilience)/弹性,又称为心理资本或复原力。

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应该也能猜到这个概念的定义了。物理学中韧性的定义是指物体受外界压力能够回弹的能力,而心理韧性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遭遇不幸、重大变故或逆境后能够恢复能量,调整至良好心理状态,甚至健康成长的能力 。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关联,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人倦怠感、抑郁、焦虑等症状较低 。

有研究者提出关于心理韧性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理论模型 ,下面这张图可能看上去有些复杂,但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神经症水平、正念特质、自我效能感、应对策略都是影响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而高水平的心理韧性会具有较高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就是能更好地面对突发事件或是能够更好地调节压力、抑郁、焦虑、倦怠等症状。

The ICWR-1 model of individual workforce resilience.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尝试探索提升心理韧性之路:

1.神经症水平

神经质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个体较为频繁地、强烈地焦虑、内疚、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状态的倾向。

简单地理解就是,神经质水平较高,情绪稳定性较弱。神经质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是人格特质之一,但并不是说无法改变。如果我们对自己有多一些的自我觉察,明白自己的神经质水平处在哪一层级,将对我们有所帮助。比如,当留意到自己属于高神经质水平,可能容易受负面情绪困扰,或产生应激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多加留意一些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压力事件。了解自己,永远是成长的第一步。

2.正念特质

这里的正念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达正念的能力。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事物产生反应(如感受、想法)时,是否有一种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在行为层面,是否能够有意识地留意到自己的动作行为。当我们有更高的正念水平时,评估事物的视角则会更为开阔平和,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更少,也较能够从习惯性的负面反应中抽离出来。

也许我们找不到一大段的时间专门进行正念训练,但我们只需要从此时此刻,学习“活在当下”。比如,你现在正在读这段文字,你可以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这段文字上,并留意你的眼睛是如何进行信息输入,接收到信息后你进行了哪些分析和思考,你周边的环境是怎样的?你的眼睛、手臂、手指、脖子、肩颈是怎样的感受?当你体验到这一切时,尝试只做一个观察者,而不给出评价,也不进行干预,任由这一切自然涌动的情绪和感受自由流淌。这是一个简单的正念体验,当然一开始并不容易做到,你可能得从简单的正念训练开始做起。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觉知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做到不加分析不加评价地留在当下的体验,我们会越来越体验到一种自由的力量。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事的能力。

已有充分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焦虑等情绪显著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行为、环境、个体特质的三因素交互结果。我们所经历的事,所获取的成就,重要他人的陪伴与支持,都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如果我们需要提升自我效能感,可以多去留意自己的长处,多总结自己过去做过的成功经验,与重要他人沟通获得鼓励和帮助等。

4.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是指出现了不良事件后个体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当我们有更多积极的、适应性的应对策略时,便更有力量面对压力事件,也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为应对刺激源制定计划,总结过去的应对策略,采用积极的视角重新建构事件,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如伴侣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尚未遭遇负面事件时,检视并调整应对策略,能够对未来的经历起到正面影响。

在我看来,心理韧性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保护伞和助推器。当我们经历挫折失败,被负面情绪裹挟时,它一直在酝酿一股巨大的潜能,让我们有突破重围的勇气,直面困难的力量,重新起航的信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