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41人  Ta书坊

文/青禾

“有人一年读几百本书,有人一年几本书都没翻完。你说读书没有时间,但是你怎么不说刷剧、逛街、上淘宝没有时间”,网络上总是充斥着这样的论调,好像能读书的人都是因为坚持、因为有毅力一年读了几百本书,却避而不谈这些读书达人掌握的读书方法。

不是方向错了 而是方法不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快速阅读、高校阅读归根结底是方法的问题。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觉得是自己意志力薄弱,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努力了没有结果,往往是因为方法不对。

我举个例子,你去吃四川串串,左手拿肉串,右手拿筷子,怎么才能把串串从竹签上取下来、划拉到碗里呢?我曾经一手拿着竹签不动,一手拿着筷子向外划,费力地把肉一块块划拉下来,划拉了半天,结果竹签上的肉串纹丝不动。

朋友告诉我,你方法错了。

只见他右手拿着筷子立在碗里不动,竹签插入筷子的中缝,然后左手拿着竹签往外拉,卡在竹签与筷子中间的肉就哗啦啦掉在碗里。

这就是力的作用。你掌握了物理学原理,那么这件事做起来就很简单。从这件简单的小事里,我们就能看出,很多事情在没有找对方法之前,你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刻意练习而实现你想要的结果。

读书之前 先列出阅读大纲

有人说,读书是习惯的问题,而不是时间的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方法的问题,找对了方法,你该工作就工作,该玩耍就玩耍,每年照样可以读上百本书。

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秋叶大叔介绍了自己多年积累的阅读方法。

首先,不同类型的书又不同的读法,不同的书要吸收的内容也不同。工具书用来随手查阅,专业书应该长期跟踪学习,视野书用来学习多个维度观察和思考,而潮流书是为了保持与时代同步。

是速读还是精读,要根据书的不同类型来定。专业书你能速读么?只能一页页慢慢看,做好笔记,一次读到位。方法类的书边阅读边跟着照做一遍,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学类的作品如果要掌握其框架结构就看情节,如果要学习文本就应慢读,仔细分析每一个段落的句式,便于日后加以借鉴。至于拓宽视野与紧跟潮流的书则可以速读。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高效阅读呢?

高效阅读的窍门是,在开始阅读之前,首先列出阅读大纲。秋叶大叔的方法是,在准备研究一个题材之前,把关于这个题材的书都买回来,搜集网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所有文章,在看文章的过程中,梳理出关于这个话题的阅读大纲。

阅读大纲包含以下几部分:

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现状及特点

行业存在的问题

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

你认为是否可行

当然,这只是一个提纲。具体问题还需要细化,你需要像一个深度记者一样,围绕一个主题去搜集资料,在笔记本上用提问的方式列出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你能想到的问题(至少20个以上),然后开始阅读,一一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就能够把知识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具体方法是,先看一本经典的图书,对照自己的大纲,梳理充实完成后,再开始读其他的图书。相同的内容跳过,不同的内容可以整合一下,归入自己的大纲。这样很快就能完成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并建立起对这个领域的系统认识。

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

当然,掌握了阅读方法,还要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如何建立?秋叶大叔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领域内经典的几本书,通过通读把这几本书的框架梳理清楚,比如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业务流,什么是知识管理;再比如,传播学的诞生背景、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有哪些,建立了这些学科的框架,你就可以把这种方法迁移到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中。

上面所说的方法,就是主题阅读法。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搜集这个领域能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阅读,建立像专家一样的视野和和格局,来思考这个领域有哪些需要学习的问题。接着,至少要看这个领域十本同类书籍,想想自己与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梳理出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

这些由背景、问题、原因、解决办法构成的思维框架就是枝干,而你看到的新知识就是树叶,你只需要把这些内容填充到属于它的位置。

硬书,推荐画思维导图

对于一些大部头的书,读起来比较慢,而且需要深入理解。那么建议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很多人不知道思维导图怎么画,画出来逻辑不通,杂乱无章,自己也不想再看。那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很简单,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就是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小时候背课文的时候,我们总是一个章节、一个段落、一个句子地分析它的含义,那么这种方法就可以用在画思维导图上。按照章节、段落、句子的层次一层层分析,就可以画出思维导图,建立整本书的框架。

另外,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读书笔记,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方法:

心灵鸡汤类:摘录金句,适合日后写文章引用,有亮点。

学科体系类:梳理框架,图文讲解。

潮流书:分析其切入角度,选取重点。

文学类:围绕作品外围介绍,包括作者生平、作品简介、作者及作品对当代的影响、个人思考。

微信公众号:Ta书坊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在Ta书坊分享的文章里,希望阅读能够成为你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