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
(以下图片皆引用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叁|寻找微光:成长的意义在于解构后重建
01
反应模式引发了情绪风暴
最近看到一篇讨论企业并购的生存法则的文章。
文章提到,全球每年发生数万起并购,大多数人总想着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谁被辞退、谁升职、谁被调到其他部门或地点等等。
有些人保持低调,做好手头工作,祈祷一切正常。
有些人润饰简历,重新联系外部人脉,开始找下家。
但文章认为最具建设性策略是,主动接受充满变数、紧张的整合过程,把它当作反思和成长的机会。
作者与几百位采用这三种策略的职场人士交流合作,发现只有最后一种人认为:经历并购令人振奋,甚至是“前所未见的好事”。
为什么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不同的人心态不一样,采取的策略也不一样?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人生"至暗时刻",对当事人来说的确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那一刻。
但对同样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一些人来说,可能只是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其中一个调味品而已。
就如上篇事件中一些朋友给我的直接反应:工作上的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至于吗?
的确,通过梳理事件,除了发现信仰的崩塌,我还觉察到自己面对压力轻易放弃逃避的反应模式引发了情绪风暴。
面对外界的压力,我一贯采取逃避的行为反应模式。
02
固定反应模式,不过是自我保护机制
我曾经尝试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进行梳理,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循环回路模式:
1.一开始感受到事件带来的压力,触发了逃避的反应模式运作,产生焦虑、紧张情绪
2.陷入自我懊恼,泛化出纠结、左右不得的痛苦
3.最后选择逃避,寻找各种外在的借口不去面对事件
4.如果逃避得逞,暂时缓解了压力,再次固化了逃避的固定反应模式
了解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种固定的反应模式,来自于过去经验,储存在潜意识,在无意识状态作用于日常生活。
它形成于来自于过去某个经历,作用是最大限度的保护过往事件当中,没有能力去处理外在刺激的我们。
举个例子,曾经,父亲严格高压的专制教育对幼小的我来说穿,一直是巨大的压力。
虽然我曾经多次以不服从、不听话的方式反抗他的专制,但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目的之一就是成为自己。并通过尊重自己的内在想法,做出符合自己的真实想法的选择,从而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们天生具有做自己的本能和需求。我也不例外。
小时候的我,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力量去与强大的父亲抗衡,最后只能选择不直接面对他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也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帮我避免了与父亲的冲突,让我不必直接面对压力和争吵。
孩子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社会家庭职责,这种策略的确非常有效。
因此在潜意识里,我把它作为面对压力和冲突的方法,并且重复地使用这种策略。
随着行为的重复,模式愈加固化,成为了我应对突发压力状态下的自动化固定反应模式。
就如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03
不是事件伤害了我们,是我们对事件的反应伤害了我们
这种先于思考和选择就发挥作用的反应模式,却不一定适应我们事件发生当下的实际情况。
道理很简单,孩子可以不去面对和处理的一些状况,但不代表已经是成人的我们依然拥有这个权利。
以前某个场景中的人事物适用,当下却物是人非。我们却妄想着,用同样的方法来应对所有的场景。
我们都知道,问题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当我们不接受两者的差距,痛苦便产生了。无论不接受,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还是没有办法。
我想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固定反应模式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反应模式与解决现实事件中的不匹配。
在我们还没有清楚的看清现实状况之前,就开始自动运作的反应模式,使我们在事件发生与作出反应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隙去进行思考和选择。
表现在我们对事件会外在刺激的情绪、语言和行为等,就是情绪作用下各种过激的言行反应。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模式,也导致对于同样的事件,每个人都有俨然不同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而伤害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固定反应模式。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肆|终身成长:重构成长型思维模式
04
重建什么?
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畅销书《终身成长》的原著名字是《mindset》,翻译过来就是思维模式,与上文说的固定反应模式异曲同工。
作者在书中把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归纳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拥有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种思维模式作用下的人们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因此,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他们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看来,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败了,他就成了失败者。他们的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了一种身份。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都拥有两种思维模式,只不过所占比例不同,在不同的场景、事件,表现出来的模式不同。
思维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调整的。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05
重建成长型思维模式
痛苦发生的时候,正是提醒着我们的内在运作机制与外在事件的不匹配。
那些"在人生至暗时刻看到微光"的意义,就在于解构后的调整和重构我们的反应模式。
这也是经历了并购,并视之为“前所未见的好事”的人的秘密所在。
显然,解构后的重建的关键,便是建构成长性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待问题或失败带来痛苦,首先觉得不能用它不能对自己轻易下定义:
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和受益。
这与《反脆弱》不谋而合:无论是失败还是挫折,让自己最大程度地收益。
但是与文中一开始,在企业并购中提出的"最具建设性策略"如出一辙:主动接受,把它当作反思和成长的机会。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06
如何重建?
根据《终身成长》的内容,结合我的学习实践,我认为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接受、觉察、取名、沟通。
第一步:接受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就像我的情绪崩溃,当我愿意接受它,我才可能没有负担地与朋友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糗事",才可能发现自己的信仰崩溃和思维模式问题。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第二步:觉察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学习成长性思维模式前,我们得知道自己有着怎么样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它的运作机制如何?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触发自动化运作?
我觉得行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有意识地写《情绪日记》(具体内容详见《》),记录固定型思维运作的事件:
客观真实地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
看看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我们有怎样的感觉?有怎样的想法?背后真实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
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最后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简而言之,就是观察我们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一如我在事件中,带着觉察写《情绪日记》,我发现了内在真正渴求的需求;带着觉察倾诉,发现了情绪崩溃的真正原因。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第三步:取名
通过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情绪日记,萃取出固定型思维人格,并给它取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可以是一个人名、可以是一种感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也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
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例如,我会给自己"遇到压力便逃避"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取名为"小乌龟"。因为一遇到危险,它便所谓自己强大的保护盔甲里。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第四步:沟通
了解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我们时,我们要学会和它沟通:
需要向它表达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我们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
当我们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
这时,我们需要告诉它,将计划如何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固定型思维(人格)模式,就是我们内在需求需要被看见的孩子,沟通是和解的开始。
正如几乎我所有的简书输出,我并不在乎有多少人看,多少人点赞。
它最大的作用不过是自我沟通,让我发现更多的不曾了解的自己。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待续)
成长实验室:那些年,我们经历的"人生至暗时刻"(中)
作者:宣彤
二级心理咨询师
超个人心理学学修者
心灵私影像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