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你的产品与众不同
产品一定要非常简单很清晰地告诉用户——我是谁,我能解决什么问题。互联网时代,手机里面上百个APP背后可能有几万家公司在竞争。对用户来根本接受不过来,没有耐心听你说第二句话。
比如:360安全管家的定位就是网络安全工具,它要解决的用户需求就是病毒查杀和垃圾清理;QQ浏览器的定位是提供快速简洁浏览体验的效率工具,它解决的就是用户及时上网浏览信息的需求;QQ邮箱定位是为亿万用户提供高效稳定便捷电子邮件服务工具,它解决的就是用户信息交互的需求;
1,产品初期,如何确定产品定位?
1>用户价值:产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
2>竞品情况:竞争对手能力如何?
3>自身优势:自己有哪些绝对优势?
任何产品在立项的初期我们就需要想明白一件事情,就是产品的用户价值是什么,它解决了哪一类人的哪些需求,这个需求是否高频且刚需。将这些抽象的需求具象化为产品的可实现的功能并加以提炼筛选,那么产品的版本一的核心需求就可以画出轮廓,记住,第一个版本的需求框架基本上就是产品的定位了,产品的定位也是用户的心智定位,后期是很难再去对核心需求做调整了,就像微信第一个版本核心功能就是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并且可以互相发短信;全民K歌第一个版本核心功能就是用户通过手机进行线上唱歌并分享好友。无论后期产品怎么扩展和变化,核心功能都是在产品的主模块上,用户心智上就是认为微信是一款社交产品,全民K歌是一款唱歌工具,这是产品核心功能不会改变的。
当然并不是发现了一个高频且刚需的需求就可以去甩开膀子干了,开发一款产品是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的,所以需要慎重对待,特别是现在产品同质化那么严重且互联网的红利也不像早些年那么火热了,当我们有创意和想法时候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这个idea是否已经被实现了,市面上是否有同款竞品,竞争对手能力如何,在财力人力物力上能否直接竞争?如果不能,我们又如何做到差异化与众不同。就像是同样是社交,陌陌就可以绕开腾讯的熟人社交主战场,转而投向陌生人社交。特别是小型的创业型公司,在财力人力物力上没法和大公司直接比拼,那么就在产品的定位初期就需要绕开大公司的核心功能,找到一些差异化的细分领域结合自身的优势持续精耕细作进行突围。
随着产品用户量的快速增长,如何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定位调整?
拿全民K歌来举例,全民K歌在上线运营一年后,用户量突破1000w并且产品数据的增长量都有极大的提升,但是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每天愿意去唱歌的用户都是在一个恒定的比例,无论怎么去引导,这个比例都是保持在40%左右,但是伴随着另一个现象就是愿意去看好友内容和动态的用户数据却保持在65%-75%左右,于是K歌的产品经理们就在思考,这样的一款工具是不是已经不适应潮流的发展,是不是应该将这款产品从工具转型升级到社区呢,于是他们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新版本中把好友动态放到一个主要的界面,把用户的消息变成一个独立的模块,结果证明这次的转型是成功的,唱歌的用户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之前65%-75%的关注好友动态用户增加到90%了,K歌的社区因此而变得更加的活跃用户的粘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产品在快速增长期的时候,随着用户量的越来越庞大,一开始的基本需求可能就不能满足庞大的用户群体了,这时候我们要基于核心需求慢慢进行迭代扩张,顺应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进行功能调整,产品中多埋点,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数据驱动产品功能的调整和优先级排序。
谨记核心定位,基础能力需要持续打磨。
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产品的用户价值,这个是需要我们持续去优化去调整的。随着市场的切入越深,产品的边界扩大,定位也会转型。但是不管产品怎么去转型,我们都需要牢记自己的核心定位,对于K歌来说,唱歌始终是核心的功能也是用户价值所在,强化社区功能的同时,团队也在不断推出练歌,音效,变唱一系列围绕唱歌功能的创新体验,持续打磨唱歌工具本身的基础实力,无论唱歌功能怎么变化,唱歌按钮始终处于界面的中心。比如微信,无论微信现在多么的庞大,张晓龙始终没有把公众号或者朋友圈放到一级入口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呈现出来,因为微信的一开始定位就是一个熟人通讯的工具,所以通讯录和聊天记录始终占据前两个模块,即使加入一些其他功能,也是非常的克制和小心翼翼。
总结以下三点:
1,产品初期,定位要清晰且聚焦,围绕定位持续打磨。
2,产品定位随着产品的成长,边界也在扩张,定位也会转型。
3,时刻谨记核心定位,基础能力值得持续打磨。
本文针对腾讯八分钟产品课进行的总结,后续还会出时机,需求,商业,合作,匠心,危机六个小专题进行总结,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产品之火”,我将会持续不断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