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存文库墨海

扇子

2022-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凝迪

傍晚,走出家门,看到小区三三两两的人,手里面都多了一把扇子在翻飞,象不同的蝴蝶在手中翩翩起舞。

扇子,在很多年前,人们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平时就只有扇子,作为人们夏天散热最简单的一种工具。

市场上的扇子,品种繁多。当走进销售扇子的门店,那摆满柜台的扇子,让人琳琅满目。那些扇子,设计精美,款式也非赏新颖别致,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现代时尚;有丝绸的,有竹编的,有鹅毛的,有纸质的,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扇子,形态各异,颜色也丰富多彩。扇子上有题诗作画的,不同诗文,各种花草鸟兽等图案,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扇子,在家很多时候,除了驱热纳凉之外,更多的成了人们珍藏的一种工艺品, 或跳舞的道具。

纵观历史,我国扇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很早就把扇子制作成千姿百态的工艺扇。它们造型优美,构造精致,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文学作品里,古往今来,我们不乏经常看到扇子的描述与遐想。白居易在《白羽扇》中这样写道:“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当读这首诗时,一种很美的景象便呈现于眼前:感觉那自然之色的白羽扇,犹如风过松林发出的声响,翩然的姿态如白鹤翻飞于天空,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也会感到凉爽,它一年至终,随时都可摇曳生风,给人感觉到了爽朗的秋天,象一轮明月藏在心中。

张九龄说它“ 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虽出身卑微,却能“提携密迩,摇动馨香”,在紧密排列之后,摇动便生馨香,对扇子的赞美无以言表,他以扇来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情怀。

还有《桃花扇》,以桃花扇喻以爱情,把它作为爱的定情信物,贯穿始终,随着桃花扇的撕裂,也喻示了他们爱情的破碎。全文以桃花扇为道具,“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

诸如此类,从古至今,以扇作诗赋词,托物言志,以扇言情,不以言表,扇子既体现了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在大众的生活中,人人可执扇,纳凉乘风。

在我小时的记忆中,看得最多的就是大蒲扇,还有油纸的折叠扇,基本️家家普及。大蒲扇轻巧,风大劲足,油纸可折叠,小巧,便于携带。这两类扇,都深受人们喜爱。

最有乐趣的,是自己手工制作扇子。做扇子的材料与方法比较多,有用书报裁剪后,最成简易的纸扇,还可用竹子剖成很精细的麦条,编制成各类形状,花纹不同的麦扇。或铁丝或其他材料,先制成想要的形状,再用蚕在上面吐丝,几天下来,一把轻质的蚕丝扇就形成了,洁白的丝质扇,顺滑细腻,简洁轻便。

小时,我记得我妈曾为我制作过一把精巧的扇子。她用精细的材料,把扇子做成了圆形蚕丝扇。只见那薄细的蚕丝,一天天堆积,没过好几天,一把洁白光亮的圆弧扇便呈现在眼前,蚕丝堆积得较厚,不人为损坏,也不会轻易破碎。

然后,我妈再用心地在扇面上绘画。她最爱水彩画,大概是遗传了我外公的艺术细胞。(我外公擅长山水画,在国画创作方面很️有见地。)她在扇子上画了一幅红梅图,犹如朵朵红梅,在雪中绽放,分外妖娆美丽。我记得这把丝质扇,在我十岁生日时,我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但这把扇没过多久,我就弄丢了它。

每当夏天来临,那些丰富多样的扇子在眼前飞舞,我便常常想起那一年,我妈为我制作生日礼物,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在扇子上作画的样子。

扇子,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寄托了太多的情感,也蕴含了太多的回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