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生活里的多面手
关于当时人们自力更生制作生活用品的例子举不胜举,今天,我拣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给大家回忆一下,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个,拿旧报纸做门帘。那会儿,各家各户的住房条件都比较紧张,狭小,私密性也不太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给门上面加上漂亮的门帘,一些年轻女孩子用旧报纸卷成细棍,精心地涂成漂亮颜色,一根一根连成需要的长度,再并排挂在门框上沿儿,就成了一个别具一格的门帘。门帘的图案是提前设计好的,需要在给细纸棍涂色的时候就提前按图案特定位置涂好相应颜色,再按照特定位置进行组合,还是很需要点艺术功底的。印象里见到过的图案有熊猫吃竹子、喜鹊登枝、花开富贵等等。
第二种,用劳保手套拆出来的棉线编织出线衣线裤——之所以不叫毛线衣,是真的一点毛线也没有,就是劳保手套拆出来的棉线。要攒够制作一件衣服的劳保棉线手套,需要很长的时间,每次发的手套颜色还会不太一样,编织出来的线衣线裤也就色彩不一——不过,说实话,这种线衣线裤真的不是太暖和。
第三种,用专门购买的便宜白色棉线钩出来多种花样的沙发罩、茶盘罩、电话罩、电视机罩等等。十几岁的女孩子一边说话谈笑一般灵活地用不锈钢钢针钩“活儿”,是一道再也看不到的风景。当年,家里有女孩子的,谁家都有几件样式精巧漂亮的钩织品。
第四种,用蜡油和冬青枝条制作漂亮的观赏假花。这个方法真的太简单了,就是将尽可能颜色丰富的蜡烛烛泪啥的用容器加热融化,取一只废灯泡将后面的金属部分去掉,在捣出一个空,加入冷水,然后就拿着加了冷水的废灯泡头部去轻蘸融化好的蜡烛溶液,遇冷后的溶液瞬间凝固,取下来就是一片花瓣,几枚花瓣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朵小花,再将小花固定到冬青树枝上,一只假花就做好了,春节时候摆放在家里面很能增添一些喜气。
第五种,用木条或者钢筋制作家里的“风门”——也就是“纱窗门”。这个叫法实在不严谨,门就是门,窗就是窗,何来又是窗又是门的。但好像当时就是这么叫的。具体制作方法也就是将木片钉成门的模样,或是将钢筋窝成门框样子,再夹上窗纱装上合页固定到一侧门框上就是了。当然,现在我们说的容易,制作起来还是很需要点技术和体力的,所以一般是作为工人的男主人的活计。
第六种,砌炉灶搪炉筒。这个工作相对专业,没经验的人砌出来的炉子会闷烟闷火容易熄火,或者特别废煤球,自己家里男人不会干的就需要请人帮忙。这个时候要用到一种叫做麻刀的碎麻丝,这种东西一般是用旧麻绳自己剁碎掺在泥灰中,大概是防止因高温导致炉膛或者炉壁开裂的作用吧。这种麻刀居然也可以在商店里买到!
……
至于修个自行车缝纫机啊,磨个剪刀菜刀啊,换个开关扯条电线啊,更是绝对不用去请别人代劳的事情。就算是砌道院墙,垒个几平方的小厨房,也最多就是父子兄弟齐上阵就能搞定的事情。
搜索
150矮个子衣服搭配
入门挡煞门帘
卧室门为什么安个布帘
40到45岁服装搭配
40-50岁的穿衣打扮
童年趣事80年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