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想法

社交的质量与敏感

2022-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白莫

一瞥日历,有了今天的话题,上写:“大量的公众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来自于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单身好理解,社会也不太难,但放在一起便是社会学范畴了。我常常说自己没有朋友,其实是在说没有有质量的朋友。城市生活对于高敏感人群并不是太友好,并且还一直在宣传所谓的钝感力。敏感与否就像同性恋,它是客观存在,不因人为刻意视而不见或“改正”就真的不见或能改掉,也不因为多注意其反面便会如想象的那样慢慢消失。敏感是个天生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它不太符合时下社会的总体要求。而人际交往的质量便是对高敏感人群的有效帮扶。然而我并没有有质量的朋友。 我想到了一个英文单词ambition,中文译为野心或雄心,但中文的这个意思带有中国人都能明白的倾向性,而英文的ambition其实是个中性词。

但在此需要说明几点。没有朋友的说法很容易被人误解成鄙视链式对低等人的蔑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非高敏感人群在今天的社会下是种优势,他们不会把更多精力消耗在个人内心思想和感受上,这样会现在社会中更加游刃有余(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情绪性说法,这更是个弱势的人群。因为个人不是标准,这是一句中性的描述,只是个人没找到符合自己的友谊而已,并不代表其他人是差的,更谈不上以傲慢的情绪说自己没有朋友。

不过,如萨特和加缪式的友谊并非常见,尽管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了。我的下策是尽可能得理解和讲道理。多阅读的好处之一是尽可能在理论层面知道更多的事情,毕竟渺小的个人无法经历更多。下一步是多思考,思考能够帮助理解,帮助自己把所知道的事情、知识以说理的方式联系起来。讲道理,虽然是下下策,毕竟说服自己不那么容易,但也好过窘迫的别扭。追求真理或有这个心理倾向的人都是高敏感人群,费力但不讨好。可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坚持过了所谓的黑暗时期,光明的成色也会比一般人高出不止一个段位。人最难的是独处时,或自己和自己交流、玩耍时,能让自己通顺。多数需要借助他人(心理上的)活着的人们,本质上是没有理清自己,而且那对于他们又太过艰难了,所以就将错就错地活下去,倒也是一个方式,没有孰高孰低。

窗外传来鸟的叫声,我喜欢听它们的呐喊,也许是呐喊,也许只是日常的叫唤。人们喜欢把鸟鸣比喻成唱歌,倒也无伤大雅。我不懂动物学,但喜欢它们各式各样地鸣叫。不管鸟们是理智的还是感性的,鸣叫总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不应该顺势努力加强或克服掉。顺势而为是人类的陋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