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写作吗?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我才对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3年写了300万字后,我重新理解了写作的价值--写作能力是人人需要的底层能力。”
这是作者写在前言的第一个标题,单看这个标题就已将吸引了我,让我有读这本书的欲望,不得不说,这是作者最大的成功,一本书,首先需要具备让人阅读的魅力。
这本书是粥左罗的《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而粥左罗是谁呢?
出于好奇,我搜了作者的简介,看过之后,对其经历羡慕不已,可谓是自媒体作家的成功典型。
一个原本月薪2300的北漂服装店员,不到3年时间,就成为年薪百万的内容副总裁;
一个大家都在唱衰公众号的时代,他0粉丝基础,靠写原创内容,3个月便涨粉20万的创业者;
一个刚开写作课,就卖了千万营收,数了一数,发现自己竟徒手写过100篇以上10w+的内容作者...
这些标签,足够让一个在电脑前码字的人羡慕,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对一个写作小白来说,我是羡慕不已,并已上升到崇拜。
2010年,作者初到北京,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
2014年,大学毕业,在南锣鼓巷摆摊两个月,然后去西单的一家服装店卖衣服去了;
2015年8月,作者进入了新媒体行业,在创业邦做小编,后面开始写新媒体文章。
2017年3月,作者离开创业邦,加入插坐学院,担任内容副总裁兼首席新媒体讲师。
2018年3月,作者离开插坐学院,开始做自媒体,当然也正式成立了公司;
6月,作者出了这本新书《学会写作》。
看了作者的这些简介,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看了这本书,我就可以学会写作吗?这本书,可以让我在写作时不再言之无物吗?这本书,可以让我写的文章成为爆文吗?
带着层层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从写作认知到用户思维,从选题能力到标题能力,从素材能力到结构能力,从成稿能力到基本功力,从传播能力到日常训练再到我们的目标变现能力。
作者将一篇文章剖析成这几种能力,学会这几种能力,便可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想,我要好好学习这几种能力,等学好再动笔。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种想法,总认为是自己写作能力不够,不能动笔。
但这个想法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
特别想尝试写作,我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答案永远只有一个。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别废话,直接开始写。
重要的申请说三遍,这是最正确的一个答案。
这句话,一针见血,直戳我的痛点。没错,我就是没有动笔,自认为自己的差,另一方面是惰性在作祟。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也给出了答复,一是要暂时接受你写得差的这个事实。
不要担心自己写的差,也不要怕自己写的差,要明白正是因为写的差,我们才要写,写文章如果说难,难便难在动笔。
今天能写十个字,明天可能就是二十,小学生都明白的浅显道理,聪明如你,一点便通。
二是你要知道,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那让只会加重你的心里负担。你没有那么重要,别人也没有时间来笑话你写的好与坏。
三是要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
学习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现在写一篇文章很难,你可以先写好一句话,想到好的句子,随时随刻记录。
四是千万不要等你准备好了才写。
这是我写作最大的弊病,常常自我麻痹,我现在写的还不好,我要多积累,多学习。
现在想想,一切不过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对于写作你会思考吗?会真正的去思考你的题目应该如何选择?你的段落应该如何分配?你的内容要从哪里寻找?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文章表达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要问,我还会问出许多。
在看了这本书之前,我写文章从来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写作就是靠灵感,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
现在看来,自己的文章缺少阅读量,不能引发共鸣,这都是有根可循的。
作者就清晰的指出,写文章一定要思考,有用户思维。
而什么又是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简而言之,便是你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文章。
要有目的的写作,明确写作目的,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使命,而且这样的使命最好只有一个。
你写的这篇文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作者举例:《写给每一个渴望向上生长的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个新关注这个号的用户在看完这篇文章后第一时间喜欢上这个号。
要让你的文章像请假条,辞职信一样,目的明确。
明确阅读对象,不要“驴唇不对马嘴”。
阅读对象不同,你写作所要采用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就像能打开这本书阅读的,那读者是必然会有学习写作的想法,一个想如何学好英语的人,是不会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的。
总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办?这便是本书中第三章所讲的选题能力。
要掌握几条写作公式。公式?这不是数学,物理等专业学科的名词吗?写作也会有公式?
没错,写作也有公式。
如果你想持续表达、让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最好掌握几条写作公式,用来应对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问题。
给大家列一个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写作公式,我仔细思索,居然发现,好多文章都是按照这个公式来写,不信你自己来看看。
(1) 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话题。
(2) 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
(3) 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4) 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5) 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价值。
(6) 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
你可以去翻一翻公众号里的一些爆款文,是不是都有这个公式的影子。
我是亲试过,好用。
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喜欢书中的一个词,痛点。
痛点程度决定着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什么是痛点?
痛点即是恐惧。
作者要抓住读者的痛点,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引起共鸣。
你害怕写不好文章,所以你阅读《学会写作》;你害怕不吃饭没有体力,所以有“一饿就弱爆,饿货!来条士力架吧”。
这些害怕,就是恐惧,就是痛点。
写作的人如果不懂这一点,便写不出读者争相阅读的文章。
话题要直击用户的大痛点,痛点大小决定读者的共鸣有多深。
像当今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想追求品质生活,那么自然离不开金钱。低工资,高物价,就是大多数人的痛点。
如何赚钱可能吸引大多数奋斗者的眼球。
看完这本书,我便在思考,是什么让我有打开这本书的冲动?是什么让我耐心的把这本书看完?又是什么让我在阅读完之后对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想了一下,是因为我想学习写作,而这本书又恰好在介绍如何写作。而作者的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整本书,没有过多的废话,也没有长篇大论,简简单单的叙述,却能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便是此书为彼书。书里介绍的写作方法,正是作者成书的写作方法。
书的畅销,也正印证了作者的写作方法的实用性,这大大增加了一个阅读者进行写作的信心。
如果你正打算学习写作?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写作?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写什么有诸多困惑。
那么,我建议你翻开这本书,看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完此书,我想对自己和正要学习写作的小伙伴说:
写作很简单,前提是要写,你的惰性才是你文笔不佳的最大病因,我也不过是由己身推及彼身。
那首《明日歌》我们都耳熟能详。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与君共勉。
另外,我读此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考。
让我明白思考的重要性。
写作需要思考,刨根问底不是贬义词,而是要学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剖析,思考。
一件事,你可能看到了他积极的一面,我可能看到他消极的一面,他的影响可能是微不足道,他的影响也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思考,让你的文章有深度,让的文章多了一些与众不同。
不去思考,你写的文章不过是记叙,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更何谈传播力与影响力。
想学习写作,来读一读《学会写作》吧,他会帮你开启写作的大门,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写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