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职场通关成长励志

别让喷子的嘲讽和攻击,浇灭你的激情和动力!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230人  刘导的小宇宙

互联网是盛产喷子的世界,很多人可能在简书上还没写几篇文章,就被打击的没了勇气,简书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氛围比较好的社区,对于认真的批评,我们虚心接受,但对于那些为喷而喷的人,我们绝不要因为他们的嘲讽,失去写作的动力。

1.

前几个月,我写了篇文章:最不起眼的习惯,就这样拉开你和别人的距离!,在简书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还上了简书的首页轮播图。

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表示也要开始自己的摄影计划。

受到重视和推荐,当然开心,但更重要的是,侧面印证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对的。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有几个朋友想学摄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起步,想来想去不知道要拍什么,想买相机,又怕到时坚持不l,浪费钱。

摄影学习里有个好办法:365天,每天拍一张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但如果我直接告诉他们,你每天拍一张照片,坚持一年,估计他们会被吓到,还没开始就放弃了。我就想如何鼓励他们开始自己的摄影计划,于是想到了陈惜惜和 Mark Hirsch 的故事,就写了篇文章给他们。

他们看了之后很激动,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摄影计划,我告诉他们也不用太急,先坚持一个月,到时候你肯定会为自己的改变震惊的。

后来我又把这篇文章发到了某网站,结果没几天,就接近 4000 赞了。

然而我也看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评论,有骂人的,有反鸡汤的,还有说第三个故事假的,不过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一副“此鸡汤有毒”的姿态。

我并不在乎这些评论,让我诧异的是他们口吻的一致性,好像被人统一洗了脑,他们到底有没有仔细看文章?

这明明就是一个开启自己摄影计划的操作指南,他们怎么会不假思索就会认定为“无营养的鸡汤文”呢 ?

不过无所谓,只要有人看了之后也决心要行动起来,那就是有价值的。

2.

教你用手机拍电影,去影院挣票房!,这是我写的一篇用手机拍电影的操作指南。

某数码社区的编辑看到后,就推到了他们的网站首页。

然后,又看到了不少消极的评论,什么手机器材不行,什么要拍电影要剧组,要打光,要布景……,一副高高在上无比专业的姿态!

末了来一句:人家几亿都不一定拍好的东西,你凭什么能拍好,你还是老老实实找投资建团队去!

这不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吗?

我要有大笔投资,我当然用最好的器材,组最好的团队啊!

可我之所以用手机拍电影,就是为了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做事情,就是不要建这种繁杂的剧组,就是要探索一种即便是一个人都可以操作的拍摄方式啊!

而且我在开头就列出来了文章的适用对象:

超低成本电影

自媒体人

创业公司宣传推广

父母记录孩子的成长

个人作品展示

公司新媒体部门

个人生活创作

这些人到底有没有仔细看!

既然是超低成本,就意味着很多心怀电影梦想的人,不用再为了投资而去求爷爷告奶奶,不用再为了梦想而受尽刁难和委屈,你可以用最低廉的资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没有好故事和想象力,你用再高档的摄像机,再豪华的团队又怎样!

而用手机拍,就意味着你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创作:一种极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极其精简的团队,一两个人就可以是一个剧组。

看看电影院那些烂片,投资很大,噱头很足,只知道用恶心的八卦新闻来炒作,作品却跟垃圾一样,侮辱观众的智商和眼球!

而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或者自媒体创业者,则可以省下一大笔开支。我之前拍短片的时候,遇到过挺多公司为了拍短片,投了不少钱,找了看上去挺牛的团队,结果出来的片子却土的掉渣。

而很多资金不多的创业者,则完全可以手机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拍短片,和自己的同事一起,既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又能节省资金,而且你对自己的产品更了解,更热爱自己做的事,这样拍出来的片子,反而会更真诚动人。

更关键的是你可以持续地用视频讲故事,想想看如果你每一部短片都要外包的话,要花多少钱?

3.

前几天,我在某网站回答了一个手机摄影的问题。

然后就有些人跳出来说,这怎么可能是手机拍的,发了很长一段话来求证,还让我发原图对比。

当然,我对这位朋友挺尊敬的,因为他很认真。

但问题是,这太容易解决了,他可以直接查看照片的 EXIF 信息,或者拿自己的手机拍一张相似取景的就可以了。

后来我上传了原图,结果他一直没回音。

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天然地就以为不可能。

这种思维惯性,注定将很多人锁在自己狭隘的世界里。

4.

很多年前,我刚学摄影时,也走过误区。

当时也深信那些所谓的大师,经常被他们对摄影的各种解读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有时候拍了照片,请他们指点,他们会用各种专业名词来轰炸你的耳朵,让你觉得,你拍的照片,连垃圾都不如。

拍了没多久,我就心灰意冷了,差点想放弃,但幸亏我脾气倔,又极度痴迷电影,从电影里学到的东西,让我慢慢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某些所谓的高手,可真的是害人,他们完全把摄影的重点导向了器材和技术,他们不读书,不思考,他们对专业术语夸夸其谈,很多摄影小白被他们一忽悠,吓得都不敢拍了。

摄影师塞尔吉奥•拉莱曾说过:

你可以花几年时间培养出一位摄影师,但不如直接把相机交给一个诗人。

著名风光摄影大师 安塞尔·亚当斯也说: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你的思想,你的审美,你对生活的感受,才是摄影的核心。

5.

写作亦如此。

最近也有不少朋友问写作的事儿,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文笔不好,怕写了被人笑。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和摄影一样极大的误区。

写作本质上是要传递你的思想,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应该是选择写什么,然后真诚的表达出来,只要能为别人带来价值,即使文笔不好,也是瑕不掩瑜。

但总会有些人会对你指手画脚:你文字不够优美啦,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啊,写作能换钱吗……

很多热爱写作的人,估计就因此而放弃。

6.

维姆•文德斯 在《一次•图片和故事》的前言中写道:

每一个拍摄瞬间,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间,

是无法停留的时间

为此提供了保证。

即便是不计其数的旅游者

“立此存照” 的快照,

每一幅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间,

即便是在其最平庸和最简单的时刻,

比如在游客们的“咔嚓”声里,

也是独一无二、一去不回的。

每幅照片的惊奇之出,

或许不在于

通常人们所以为的

“把时光留住”。

相反,

在于每幅照片都能再一次证明:

时光如何无法留住

和一去不复回。

每一副照片,都是你人生的某个不可替代的片刻,都是你异常珍贵的作品;每一段文字,都是你思想的某次闪光,不论被嘲讽还是被看轻,你都要清楚,这是你的人生,你独一无二的人生!

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冷言冷语,停止你前进的步伐。

胆大,比才华更重要。

大胆地拍,大胆地写,你的热爱,终归会化别人的尊重与仰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